文章来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TECH2IPO/创见 陈铮编译,译文创见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个月中有两个夜晚,Davis 一家都会准备一大包爆米花,围坐在他们的大型平板电视前面。不过他们可不是要通过 Netflix 流媒体看电视,他们如此兴致高昂地是要准备度过一个任天堂 Wii 游戏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畅玩「马里奥赛车」这款可以脱离地心引力的赛车游戏。
「玩游戏并不仅仅只是按下手柄按键,」53 岁的 一家之主 Gary Davis 谈起了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在玩游戏之后你会和孩子有很多话题可聊。」虽然「马里奥赛车」这款游戏内容涉及到了一些毫无意义的杀戮和略显野蛮的享乐主义,但是 Davis 的儿子非常沉浸中。「看到我父母对我感兴趣的东西也乐在其中,这感觉酷毙了。」Davis 的儿子 Will 今年 14 岁,已经习惯了每月两次的家庭游戏大联欢。
多年来电子游戏一直饱受争议,受到了诸如「宣扬暴力」以及「将孩子们变成沙发土豆」的批评。但是近来有一些从小玩「超级玛丽兄弟」和「青蛙过河」的家长们意识到了游戏其实并不一定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游戏可以让在孩子们眼中土里土气跟不上时代的父母变成一个可以在一起玩游戏的伙伴,甚至还可以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对于父母来说,相比较于陪孩子去 Miley Cyrus(麦莉•塞勒斯)的演唱会,玩游戏带来的精神伤害并没有那么大,因此陪孩子玩游戏的父母数量也许会超过你的想象。根据 2015 年针对美国 4000 个家庭的调查,有将近五分之三的父母表示他们一周至少会陪孩子玩一次视频游戏。如今家长们比以往有了更多的选择,市面上有众多更廉价的游戏设备,比如说上周三刚刚发布的 Apple TV。
「我不是一个能陪着孩子踢足球的妈妈,但是我可以陪他们打游戏。」Judy Dumontet 是一名生活在洛杉矶的电影编剧兼导演,虽然她的 9 岁双胞胎儿子 Daniel 与 David 喜爱运动,但是他们在电子游戏领域也十分擅长。「这两者都是他们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
在今年夏天,Judy 44 岁的丈夫 Gilbert 每周二的晚上都和孩子们一起参加「Minecraft」(我的世界)锦标赛,这款当下流行的益智类沙盒游戏已经在当地成为了一项团队活动。在当地的电影院中挤满了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参赛的青少年,Daniel 与 David 与其他队友合作打造非常具有原创性的恐龙、海盗船以及其他的 3D 形象。「这两个孩子的身上散发出了我从未见过的竞争精神。」Gilbert 大为感叹,而他自己的职业就是一个娱乐活动总监。
以往通常由父亲在篮球场上和足球场中给孩子们传授的人生经验,现在有机会通过玩游戏传递出去了。当男孩们在游戏中因为不公平的裁决而生气时,Gilbert 会告诉他们专注在自己的表现上,以及如何才能在下一场比赛中提升自己。
「很多游戏并不会教你那些学校中的课程如数学与科学,但是它们会传授给你重要的人生道理,比如说坚持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努力,即使是遭遇失败也绝不轻言放弃。」Yalda T. Uhls 是一名儿童心理学专家,她所研究的课题就是媒介如何影响儿童。根据 Uhls 博士的看法,当家长们在看到孩子在游戏中被棘手的难关卡住时,及时地鼓励孩子能使得这些通过游戏传授的人生经验效果有所加强。「不管你是和孩子一同玩游戏,还是仅仅看着他们玩,你都可以教会孩子们在游戏中保持批判性思维。」
从游戏中有所获益的人并不仅仅只是孩子们。当与孩子在一起玩游戏时,做家长的可以与他们聊聊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尽早发现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性侵害与校园霸凌。
Adam 与 Heather 拉近了与自己 12 岁女儿 Laurana 的关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会陪着女儿玩「Monster Strike」(怪物弹珠)与「Skylanders」(小龙斯派洛的大冒险)。最近,他们在与女儿一起玩游戏时得知 Laurana 未来想成为一名机器人工程师,喜欢的乐队是 Foo Fighters(喷火战机乐队)与 Smash Mouth(破嘴合唱团)。「当我们在一起玩游戏时,彼此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更进一步了。」
Jane McGonigal(简•麦戈尼格尔)专注于研究游戏背后隐藏的科学,其新书「Superbetter」中表明了这种在游戏当中建立的情感联系绝非偶然。研究表明当与他人一起玩电子游戏时,人们的大脑会试图去考虑别人的所想所思,这就在游戏的过程中创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生理联系。
「每一次当你与别人同处一室玩电子游戏时,你们的呼吸频率会渐渐地趋于同步,你们的脉搏与心跳也会保持同一频率,你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会开始保持一致,」麦戈尼格尔对其加以解释:「这时候就表示你们的大脑是用相同方式进行思考的。」
以上种种在同玩游戏时会产生的现象都能促进玩家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同理心,即使你们在游戏中互为对手也无妨,因为玩电子游戏本来就要求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迅速地预测出其对手或者队友下一步的行动。「玩游戏时你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要做出决定,因此这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心理体验,」麦戈尼格尔说道:「为了能够预知别人的行动,你经常要试图成为其他玩家肚子里的蛔虫。」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在那些最能够接受游戏的家庭当中,家长们与孩子之间仍然会就游戏产生争论,比如说什么样的游戏才是适合于孩子玩的,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能玩多长时间的游戏。大多数的家长都会立下一些基本的规矩(在拿起游戏手柄之前必须先完成作业与家务劳动),并且参考 ESRB(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对于游戏的分级设定。(E 级游戏表示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M 则表示含有「成人内容」——血腥暴力或者是性内容。)家长们也会担心在游戏中潜在着的与网上陌生人过多交流的危险。
Adrian 与 Pastore 今年都 44 岁了,他们有一个 10 岁的儿子 Gabriel。这个上五年级的男孩表示自己会避开游戏聊天室或者是 Youtube 当中(他经常会去 Youtube 上面评论游戏视频)的那些「烂人」。
尽管 Gabriel 经常与父母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承认还是更喜欢与同龄人在一起玩游戏。「我的朋友们知道在游戏中该做些什么,」Gabriel 表示他的爸爸和妈妈想要达到他的游戏水平还需要多加学习才行,「我不认为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
家长们的游戏操作水平远不如自己的孩子,这可能会成为他们通过游戏与之沟通的最大障碍。Davis 就表示在与孩子玩游戏时自己处于明显的劣势之中,他小时候是在当地游戏厅里面打电动度过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可没有用过游戏手柄这玩意。当与儿子们一起玩游戏时,Davis 经常在游戏中被「痛揍一顿」。「被高手们在游戏中虐并不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