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军民融合发展 长虹打造“智能制造+军工”产业生态圈

 

专业而神秘的军工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发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军民融合再获高层力挺,让投资者对这一国家战略充满遐想。但对军工起家的长虹控股公司来说,军民融合发展早已根植企业“肌体”和“血脉”,面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机遇,长虹顺势而为,将军工产业列为长虹“十三五”产业规划三大核心产业之一。

“基于长虹深厚的军工产业底蕴和军民融合产业格局,我们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军工’产业生态圈,将长虹树立为军转民、民参军协同发展的企业标杆。”长虹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资本为先、产业布局为先,将军民融合与长虹智能转型战略无缝对接。目前,长虹军民融合已步入全面实施推进的新阶段。

产业布局 抢占军民融合核心资源

长虹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军工基因的家电企业,也是国内较早通过资本力量进行军工产业布局的军民融合企业。据悉,早在2007年,长虹便积极响应国家“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战略,结合自身需求,出资15亿元组建了全资子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长虹控股集团下军工业务的运作。

目前,长虹军工集团包括零八一电子集团、国营780厂、国营756厂、国营796厂和国营799厂等独立军工产业单元,产业涵盖无线电光电整机、配套装备、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等领域,先后承担了“高新工程”、“宇高工程”等多个国防科研项目以及配套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为我国陆、海、空、天、火箭军等军兵种和实验基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整机及配套装备。

在投资分析人士看来,通过资本并购、重组,一方面可以将长虹过去分散的军工资产进行梳理和盘活,与新的军工资产和整个军工产业布局进行整合规划,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在资本力量的支撑下,打造业界领先的军工产业园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搭建长虹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平台,为军民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产业环境。

据悉,去年9月,长虹控股公司成立了振兴军工产业委员会与军民融合发展中心,对长虹军民融合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长虹军民融合各项工作,聚集全集团的资源支持军工的发展。去年11月,长虹推动设立了绵阳市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并积极对接省军民融合发展基金,联合绵阳市探索设立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近日,长虹控股公司又联合省国防科工办、电子科大成立了全国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

目前,长虹开发的战场侦察雷达、海面定位雷达、低空监视雷达等产品在边海防、海上石油钻井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将军用无线通信、特种车辆、方舱等技术拓展到民用救灾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发应急救援系统,其中“动中通”卫星通信车产品已在地方公安系统中装备;将军用非晶材料和器件上的技术优势应用到民品市场,开发出节能效果显著的非晶配电变压器,目前已在国家电力系统中获得采购订单......在资本、资源等共同推动和产业布局下,长虹在军转民、民参军以及军民两用产品等多个维度焕发勃勃生机。

转型升级 打造“智能制造+军工”产业链

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我国产业军民分割、相互独立的封闭发展模式,通过军民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是当前政府、企业界以及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打破军民融合发展产业边界、机制壁垒的关键。

对此,长虹控股公司董事长赵勇认为,“将军工先进技术,与企业智能制造、智能转型结合起来,是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内容。”结合长虹2013年启动实施的“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智能转型战略,长虹的战略构想是——打造“智能制造+军工”产业生态圈,将军工与长虹综合家电、IT服务、智能服务等产业结合起来,系统思维、系统布局、整合发展。

据介绍,在军转民方面,以长虹科技产业园和长虹智慧制造产业园为依托,主要围绕智慧城市、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源系统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智能安防雷达、物联网等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和核心技术研发,引入或建设一批业内高端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取得规模优势。而在民参军方面,长虹以准入资质齐全、质量保证能力较强的军品企业如长虹电子科技公司等牵头,长虹相关民品公司配合,主要围绕军用制冷系统、舰船信息系统、军队模拟仿真训练系统、军用手持通讯系统等产业加强资源整合和核心技术研发,在该细分领域取得独特地位。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而基于近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与成果沉淀,长虹已于去年成立了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大规模个人化定制”为核心,分阶段全面推行长虹内部智能制造改造,在做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同时,与行业共享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成果及经验,并为行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此外,长虹目前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领域均有布局,为长虹智能制造转型提供技术、系统支撑。“长虹还将发挥在信息集成、物联网、高可靠显示等方面的综合技术优势,从军事实战化训练需求出发,为部队开发模拟仿真训练系统,提升部队的训练水平和各级指战员的实战指挥能力等等。”长虹军工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军民融合主要通过科技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组织融合、产业融合等,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设施、服务市场等资源在两大体系之间共享共用和渗透兼容。

毫不夸张地说,军工产业以及军民融合正成长虹综合家电、IT服务等业务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产业链支持。军民融合不仅是长虹的过去时,更是长虹的现在时和将来时。根据长虹未来发展目标,2020年军民融合产业总体规模将达到1500亿,其中军工产业将达到100亿。长虹智能制造融合军工,形成产业链生态优势,将为长虹智能制造、智能研发、智能交易三大平台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助推长虹成功实现智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