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短讯!《中国乒乓》证明:冠军不是吃海参吃出来的,是中国人拼搏出来的
(资料图)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正在院线上映。老编刚刚看完这部影片,整体感受是,非常燃,非常好看,赛点紧张,能够共情,属于春节档值得观看的院线电影作品之一。对于这部电影,作为影迷,我最大的两点感受,如下。
第一点感受,中国乒乓的逆境,中国乒乓的绝地反击,竟然是拿第二,这真是提气。乒乓球不愧是咱们的国球,拿世界第二,都已经算是落后了。对于咱们而言,不永远拿第一,那就算是不给力。看这部《中国乒乓》,确实可以燃起影迷们内心奋斗的小火苗。这片子,用来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激励大人们努力工作,都有帮助。
第二点感受,中国乒乓球的连续世界夺冠,并且持续冠军,不是靠吃海参吃出来的,而是靠中国人比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勤奋而得来的。在《中国乒乓》这部电影当中,有一处细节内容,非常值得体悟。邓超饰演的男主角说,自己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发现中国人是最勤劳的,咱们的乒乓球对手瑞典的队员们在休假的时候,咱们在训练,他们在喝下午茶的时候,咱们依旧在训练,中国人的冠军,就是靠着勤劳和努力拼搏得来的。
作为体育竞技电影,《中国乒乓》需要回答一个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乒乓球为什么暂时只能拿第二,咱们为什么就打不过瑞典队了。其实,任何的体育电影,都必须回答这个类似的问题。也只有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才能带领队伍,克服这些困难,并且最终向冠军出发。
在《中国乒乓》当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较为严肃的,也能够逻辑自洽。比如,当时为什么打不过瑞典队呢?因为世界乒乓球大赛的规则改变了,处处限制咱们,咱们的打法,动不动就犯规。比如,咱们当年的科技水平暂时落后,乒乓球拍上的胶水不够硬朗,拍子太软了,干不过对手。比如,咱们国家队没有延迟录像设备,没有办法依靠高科技的方式分析对手,并且改进自己。比如,咱们的国家队总是内部训练,一直没有让种子选手走出去,学习国外的打法等等。
这些内容,在《中国乒乓》当中此起彼伏,很好地回答了体育竞技电影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当这些问题在影片当中得到一个接着一个地解决的时候,对于咱们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而言,剩下的,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了。这部电影,没有只讲拼搏,不讲硬件、软件层面上的加持。所以,它是完整的,是真实的,能够感动影迷的。求真求实,成了这部电影重要的叙事态度。
《中国乒乓》当中,有一处细节,非常值得玩味。中国乒乓球国家队封闭式集训,孙俪饰演的师母角色,也来到封闭场馆内,给运动员们做饭。做的什么饭呢?不过是黄瓜、西红柿这些寻常的菜。更是有运动员前来偷西红柿吃。这个小细节,在影片当中是当作笑点包袱存在的。但是,对于很多中国球迷而言,可能会五味杂陈。
吃黄瓜、西红柿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能够持续保持世界冠军,现如今,前三名丢一个,都算失败,为什么吃海参的那批那啥球运动员们,就连个世界杯都踢不进去了呢?基于此,这部《中国乒乓》不仅非常适合影迷们观看,也适合那批踢那啥球的运动员们和教练员们集体观看。显然,世界冠军不是靠吃海参吃出来的,而是要凭借国人的努力拼搏的精神,拼搏出来的。
如是,我觉得,这部《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春节档较为不错的观影选择。尤其是在当下,需要我们重燃斗志的时刻。还是那句话,咱们中国乒乓球,拿第二,都算逆境,只有勇夺第一,才能证明自己。乒乓球如此,经济发展,亦然。(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