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态:发布“30+N”改革举措,这场大会打响“最佳营商看钱塘”品牌!
十大领域提升、十大攻坚行动、十大机制完善、首批若干个微改革项目……
4月18日,钱塘区召开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对外发布“30+N”改革举措,其中共涉及111项改革任务及18个“微改革”项目,力争“一年有突破、两年大提升、五年树品牌”,全力打响“最佳营商看钱塘”品牌。
当下,营商环境正成为各地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主赛道之一。作为省市产业大平台,钱塘既沿袭了功能区体制扁平高效的特点,又兼具行政区管理健全规范的优势,“区政合一”的特点让这里具备了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突破的天然优势。
(相关资料图)
细化落实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五大环境要求,这是钱塘以系统思维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路径。
比如现场启动的十大攻坚行动中,政务服务满意度提质行动主要围绕就近办、即时办、网上办,推出一批“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一网通办率;产业空间保障行动聚焦发展空间需求,坚持拓增量、优存量、提质量“三管齐下”,供地、供楼、供房并行,多措并举保障优质项目落地,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行动、助力企业稳岗留工引才行动都是以“让投资者满意、让创业者成功”为导向而提出的专项“解决方案”;
微改革项目中同样亮点频出。
政务服务“兜底办”、服务事项“就近办”、投资项目“联合办”等围绕办事便利度,充分让企业和群众“有感”;书记区长“直通车”、国际职业资格国内“可互认”、人才认定“企业评”等项目,进一步体现出做优营商环境这道“必答题”中的“钱塘辨识度”。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领先,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加快打造一批企业获得感强、全省影响力大的标志性改革成果,打响‘最佳营商看钱塘’品牌。”钱塘区委改革(数改)专班负责人表示。
提升十大领域
细化落实五大环境要求,全面提升市场、政务、要素、配套、产业、创新、开放、人文、法治、平安等十大领域,共涉及111项改革任务。
其中,市场领域包括全域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等14项改革任务;
政务领域包括便民利企“一件事”等15项改革任务;
要素领域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等12项改革任务;
配套领域包括教育优学扩面、完善医疗配套等8项改革任务;
产业领域包括深化“链长+链主”协同机制等8项改革任务;
创新领域包括健全关键技术多跨协同攻关机制等13项改革任务;
开放领域包括拓展区港联动“城市货站”模式等9项改革任务;
人文领域包括建立容错免责制度等11项改革任务;
法治领域包括深化市场主体“三期”监管等11项改革任务;
平安领域包括深化风险预警和联动处置机制等10项改革任务。
开展十大行动
一是营商环境指标对标对表行动,对标世行以及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新标准,分领域查找短板弱项,确保在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
二是政务服务满意度提质行动,围绕就近办、即时办、网上办,推出一批“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一网通办率等。
三是产业空间保障行动,围绕发展空间需求,坚持拓增量、优存量、提质量“三管齐下”,供地、供楼、供房并行,多措并举保障优质项目落地。
四是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行动,深化“助融资”“扩投资”“助上市”工作,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五是助力企业稳岗留工引才行动,围绕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问题,推进针对性改革,精准助力企业解决各类人才需求。
六是企业“降本减负”提升行动,围绕降低用能、用工、物流、融资、用地、用楼、检测、排污等方面,梳理、制订一批降本减负集成举措;积极推进“最多报一次”改革,推动“多报合一”。
七是法治护航行动,加大查处各类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违法犯罪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市场主体“包容审慎”监管改革和“综合查一次”,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八是城市功能配套提升行动,针对企业和人才反映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配套问题,加大扩量提质力度,更好地满足需求。
九是交通畅行提升行动,重点解决部分点位停车难以及公交不畅等问题,让企业员工和居民舒心畅行。
十是公职人员效能作风提升行动,结合“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的“三不”问题整治,紧盯营商环境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确保风清气正。
完善十大机制
一是投资项目“全周期”集成服务机制,推动项目盯引、签约、开工、竣工、投产、达产各环节紧密协作,实现全程服务、全程监管、全程掌控。
二是“助企服务员”日常联系“全覆盖”机制,整合助企服务员队伍,设立相对固定的助企网格员,健全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平台、街道服务兜底作用,避免多头联系、职责不明、效果不佳现象。
三是企业反映问题“全流程”闭环机制,构建区领导调研座谈、助企员日常走访、营商热线反映等企业诉求多渠道收集机制,完善“135”问题限时解决、书记区长直通车等机制,实现问题“发现—交办—办理—反馈”全流程闭环、全过程跟踪。
四是“百场千企”产业链对接机制,围绕构建主导产业生态圈,搭建对接平台,助力资源高效配置,每年举办100场左右,参加企业不少于1000家。
五是“综合监管、柔性执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跨领域综合执法和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梳理“综合一次查”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六是深化“数字赋能”集成改革机制,聚力急用先行、实战实效,加强数字化平台功能集成,以数字赋能助力提升服务水平。
七是涉企舆情研判联动机制,建立监测、研判、处置、反馈全过程工作机制,协助企业做好正确应对。
八是容错免责机制,对干部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中的担当行为,实施“容错免责”。
九是营商环境监督机制,充分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等,拓展“营商听潮”队伍建设。
十是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建立以市场主体和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营商环境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