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10月是“水果皇后”山竹的成熟期。时值赏味山竹的最佳时期,7月4日,话题#透明的山竹能吃吗#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有网友现身说法:“能吃!”“这种叫玻璃竹。”
△图/微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因为透明山竹不常见,有网友开启脑洞用“豹纹芒果”“仰泳鲈鱼”与之相对。
△图/微博
更有人表示“山竹原来要剥开吃?!”,引得评论区直呼“看完一圈下来你最离谱”。
△图/微博
生活中,无论与什么果实打交道,总有一群“水果外貌协会”,他们的特质就是:不太懂品相,专拣看起来好看的水果买,打心眼里觉得“好看=好吃”。 事实真的如此吗?山竹到底是怎么长出透明果肉的?炎炎夏日,挑选水果时怎样判断它们能否食用?一起来看。
会“自杀”的“水果皇后”山竹,名号从何而来?
先来解答透明山竹的成因。由于山竹含糖量高,个别山竹会出现糖分外溢,形成晶莹剔透的“玻璃心”;同时由于山竹是后熟水果,后熟的过程中如果储存温度过低,没能全部转熟,也会出现透明果肉,并不是山竹发生了变质,可以放心食用。但如果山竹内部出现了大量的“黄色膏体”,很有可能是变质了,不建议再食用。
实际上,山竹是俗称,莽吉柿才是它的中文本名,由马来语“mangis”音译而来。山竹的生长周期长,一般种植10年才能结果,同时也更“娇气”,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这也决定了山竹在热带地区以外居高不下的身价。
山竹之所以被称为水果皇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山竹的种子是单性繁殖的,雄花的雌蕊退化,雌花不需要授粉就能自己结果,因而山竹也是真正的“母水果”;另一个原因则是山竹在古时东南亚医药中所承担的角色,经常被用于控制发烧温度及防治各种皮肤感染。此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榴莲和山竹被视为“夫妻果”,故此相对于称为“果王”的榴莲而言,山竹就是“果后”。
山竹的成熟走向与和其他水果也不一样,通常的水果越熟越软嫩,而山竹却是随着成熟度增加,变得越来越硬,硬度堪比椰子,甚至像一块石头。那些过熟的山竹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死竹”,“抢救”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及时吃掉它。
△图/视觉中国
水果:你不能因为我长得磕碜就嫌弃我
“香蕉长了黑斑点,总感觉腐烂了,吃了会不会不健康啊?”“你又不是吃香蕉皮。”虽然是个冷笑话,却告诉我们,挑选水果时不好看不一定代表不好吃。不少水果未成熟时外表光鲜亮丽却口感酸涩,成熟后萎缩变暗却变得更甜美多汁。
丑水果想要迎来春天,为人们广泛接受并不容易。虽然生得其貌不扬,少数甚至丑到令人怀疑是否能吃,但很多丑水果的滋味其实很不错。
变“丑”还好吃的水果中,香蕉具有代表性。长有少量斑点的香蕉,除了看着丑了点,口味不仅更甜,口感也十分软糯。
与香蕉类似,木瓜也是“丑”一点更加分。瓜肚鼓起,有密密麻麻的小斑点,按下会回弹不软塌的木瓜,一选一个甜。
挑选哈密瓜时,长得顺眼、卖相好的往往有点寡淡,而网状纹路明显、较密集且较深、摸起来有粗糙质感甚至有轻微裂纹的瓜,切开就是惊喜。
有时人们会遇见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其实也不必过分担心,草莓在开花的时候部分授粉受精不正常,就会形成不规则的畸形果。这种草莓除了丑没有别的缺点。类似的,并蒂、心形车厘子也是因为气温偏高导致花芽分化过程中出现多雌蕊的双胞胎果,和膨大剂没关系,可以放心吃。
挑选芒果时,有时会见到果皮上出现细细的黑色丝状纹路,这些纤维是芒果用来运输营养物质的血管,纤维内部的结合酚会氧化变黑,但不影响食用。但前文提到的“豹纹芒果”,一般是因为运输过程中受到了挤压、碰撞、冷冻导致出现局部黑斑,这类芒果不建议选购。
夏季挑选水果,有什么讲究?
进入夏季后,大量应季水果纷纷上市。中医认为,水果的性味可以简单粗略地分为寒凉、温热、平和这三类。
寒凉类的水果在夏天非常普遍,如西瓜、山竹、香瓜、梨、猕猴桃、柚子、香蕉、奇异果、荸荠、李子、枇杷、哈密瓜等。如果体质偏于虚寒,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稀溏,宫寒痛经,畏寒怕冷,体胖少动,小便清长等症状的人群不宜多吃,而实热体质的人则可以适当多吃这类寒凉性的水果。
温热类的水果夏季也有很多,如荔枝、榴莲、芒果、菠萝、樱桃、龙眼等等。凡是经常发生咽喉肿痛,胃火牙痛,疔疮肿毒,又或是脾气急躁易怒,头痛失眠,月经先期量多,大便秘结等症状的人要少吃温热类水果,虚寒体质的人则可以借此滋补身体。
平和性的水果主要指味性偏甘平、寒热属性不是特别明显,像水蜜桃、苹果、葡萄、椰子、山楂、木瓜等就属于这类水果,体质寒热的人群都可以适量进食。特别是水蜜桃,自古以来就有“寿桃”之称,可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可谓老幼咸宜。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夏季高温,水果非常容易变质,建议大家食用之前多留心!看外观,发霉的不要吃!闻气味,有酸败味的不要吃!不好判断的,最好别吃!任何时候,牢记食品安全第一!
潇湘晨报综合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