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财政问题,关键是算三笔账——“财政能收多少钱?”,“财政要花多少钱?”,“财政得借多少钱?”。
第一笔账,2023年财政能收多少钱?
由于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能会在税收收入增长的带动下增加1.1万亿元左右,而土地财政则可能还会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1.2万亿元左右,因此预计2023年综合财政收入可能会小幅下滑1000亿元左右。
第二笔账,2023年财政要花多少钱?
要实现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大致需要6%左右的基建投资增速。由此可得,在今年不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情况下,为实现5%的增长目标,综合财政支出规模需要增长4.7%,即较2022年增加1.7万亿元。
第三笔账,2023年财政得借多少钱?
在基建增速6%的情况下,我们预计财政赤字率或为3%、新增专项债或为3.8万亿元,此外还需要至少新增40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高度灵活,也适合在今年相机抉择使用。如果经济表现不及预期,需要更高的基建增速来实现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届时可能投放更多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反之,如果其他分项表现超预期,投放力度也有可能放缓。
最后,在发力节奏方面,在经济开门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起到平衡作用的财政政策可能在上半年不会完全发力,到年中前后根据经济内生复苏状况再相机抉择。
风险提示:文中测算依赖部分假设,可能会导致测算结果存在误差,仅供参考;房地产、出口、消费等可能会影响对基建投资的诉求,进而影响财政加杠杆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