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大学是否开放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从“游客在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大学门票”、到“深圳家长带孩子参观深大被拒”,再到“武大声称要打击黄牛”等等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门悦纳诸子百家,到世界最古老大学之一的牛津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形成开放的学习型社区,本应强调开放、包容的大学校园,如今却为何拒人于门外?
(相关资料图)
上午9点,6月的武汉,高考出分的前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在武汉大学校门口张望着,38度的高温下,他们对于名校的向往却被门口的电子闸机阻挡。来自襄阳的余辉告诉记者,武汉大学是自己考研的目标也是武汉之旅的第一站,没想这趟“圆梦之旅”还未开始就被现实“锁死”:“感觉很遗憾,其实来之前我跟我在武汉大学读书的朋友也说了一声学校来接我,但是没想到被保安拦住了,进学校太难了。”
在余辉眼里,现在的武汉大学不仅仅是一所校园,更像是难以预约的“景点”。在抖音、小红书上,关于武汉大学入校指南、如何避开保安进校园的“攻略贴”浏览量近百万,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万千游客对于名校的渴望和好奇。为了不让自己白跑,带着孩子前来打卡的杨树只好选择花钱“另辟蹊径”:“反正我看网上很多都这样进去的,黄牛价格差不多25元一个人,端午的时候快60元还排不上,主要是来都来了想带孩子进去看看。”
7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汉大学凌波门外,发现在靠近湖面的观景台有许多带着口罩、骑着电动车的“黄牛”正主动搭讪徘徊的游客。随后记者从“黄牛”口中得知,他们大多为校内职工因此对学校路线非常熟悉,加上五一过后学校对校园卡的严格管理,现在他们主要通过学校旁边一些难以被发现的小区通道直接将游客送入校门:“我们都是武大的职工,之前我能直接把我的校园卡给你但是现在(校园卡)管严了。现在学校只管进不管出,所以一会你就坐我车上我把你送到一个小区入口你直接进去,出来的时候不会有人问你的,实在不行你给我打电话。”
正在校门口寻找游客的“黄牛”
校内职工“收门票”带游客抄小路进校?随后记者询问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江雨尧,她告诉记者这样的现象从三月就存在,樱花季、五一的时候“票价”更是成倍上涨。但在非节假日时间游客较少,游客进校被拦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熟悉武大的游客通常会选择“错峰进校”:“各个门的保安松紧不一样,有的门你直接说一声扯个理由就行。最近学生放假了所以游客变少了,黄牛带人的情况就好一些。如果现在要进武大我们学校的学生可以帮你预约,然后你直接进来就行了。”
正如江雨尧所说,借助路线的信息差钻空子进校已经成为高校封闭管理之下的“新常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学校训一直在强调开放理念,而作为物理屏障的大学校门,原本就是第一个不该关闭的场所,如今甚至催生出“黄牛产业”,如此规范的只有那些希望走正规渠道进校的“老实人”。对此,武汉大学安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一直在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黄牛”的存在并不知情:“现在我们除了本校学生和职工都是不让进的,没有渠道可以进来。你说的这个黄牛在哪个门,我们派人去核实一下马上处理,这肯定是违规的。”
除了校园门口,线上的“黄牛”更加猖獗。记者在淘宝、闲鱼等不同平台搜索“武汉大学”,随即出现了大量的门票链接,价格普遍在25至30元、浏览量超过1500。这些商家表示,不用带任何证件,到指定的校门后他们会派人来接应,但是买家必须在进校以前确认收货:“你放心绝对可以进去,到时候到了之后你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就来接你。你看我们每个月销量这么高肯定不会骗你的。我们对武大的情况很熟,你来了就能进。”
在武汉其他高校,进校“名存实亡”的松懈管理漏洞同样存在。华中科技大学南门,许多拍毕业照的学子希望留下与母校的回忆,记者向保安询问是否能进门看望学妹,保安直接表示跟着同学进,不被摄像头拍到即可,并未询问理由,而微信公众号上所谓“预约制度”更是一纸空文:“你没预约是吧?不要紧你下次预约吧,我这边是车道不能进,你直接跟着人行通道刷卡的学生混进就行了。”
现在的大学校门外,对高校好奇的游客、封闭管理下的学校、执行政策的安保糅杂在一起,全国各地甚至涌现出大量收费参观学校的“游学”项目,将孩子带进学校徒步游览并美其名曰“体验文化”,每日售价高达300元,将校内人员进校门的“权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意,即便如此,许多家长还是选择自掏腰包让孩子离名校“更近”。
家长张孙俪:“这个夏令营身边很多同事都带孩子报名了,价位399、699都有,我们家长觉得价格确实高了点但是现在纯靠我们也进不去啊,夏令营又有专人陪着一起逛,反正能给我们省点事吧。”
大学校门与游客的好奇心到底如何实现有效的融合治理?这已经是大学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武汉大学并非个例,全国各地都是如此。曾经的北大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校外学习者,大量旁听生出现在北大教室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但如今,该群体却随着高校的封闭管理不知去向。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夏增明建议:“大学必须开放,因为大学它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性,对社会有引领的作用。我建议大学校园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并且进行人数的控制,使得游客参观和高校的教学科研秩序能进行协调。只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有限放开,那么矛盾就能够得到解决。”
令人欣慰的是,7月2日武汉大学官宣从下周开始正式向市民开放预约通道,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梅志罡表示,开放校园并不等于一开到底、毫无底线。如何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考验的不仅是大学管理者的能力和态度,也是公众的道德和素养。因此,校园开放的前提还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进入校园的每位参观者都要怀有敬畏之心和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大学可以适度向社会公众开放,比如说开放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等,社会公众也需要有序有组织地进入大学校园。只有这样互让互量,大学和社会公众之间才能达成一种平衡,才能实现大学的功能,才能保障社会公众寻求知识的权利。”
综合来看,大学之“大”,在于宽容和进步,大学从来就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应该在做好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关键性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互融,学校自身也能从打开校门开始,迎接“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精神的回归。
来源:逐浪新闻(楚天交通广播)记者 邓吉、钱雅雯;实习生:吴云鸿
责编:杨均 编审:刘波涛 监制:李曙光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