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楚天名医大讲堂|“久坐”和“低头”让颈腰椎病年轻化,专家提醒:呵护脊柱健康,要学会科学“减压”_环球时讯

2023-05-31 15:29:59      来源:极目新闻

通讯员 马遥遥

专家名片姓名:刘江涛

职务:武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资料图】

擅长:腰腿疼、脊柱、骨关节疾病以及创伤的诊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南京路院区)、周一上午、周五上午(后湖院区)

随着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因长期低头刷手机和久坐等生活方式导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年轻化。有统计表明,我国腰椎病患者超过2亿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比例达到12%,脊柱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如何科学预防颈腰椎病?出现哪些症状时,如何给“脊柱大梁”减压?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主任刘江涛做客本报“市民有约·楚天名医大讲堂”,为广大读者进行讲解。

每天手机不离手,18岁“低头族”患上颈椎

刘江涛主任分享了他曾接诊的一个小伙子小宇(化名),今年18岁,正在读高中。虽然高中学业任务繁重,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刷手机,玩游戏、看电影、刷新闻。久而久之,他渐渐地感觉自己的颈椎吃不消了,有时候肩颈酸痛难忍,低头看半个小时手机就得休息一下。然而即使这样,他也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最近一段时间,他出现了头晕、耳鸣、眼干等症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检查后,被诊断患上了颈椎病。

“他的颈椎退变程度非常严重,和50岁年纪的人不相上下。”刘江涛说,他详细了解情况后判断,这与小宇平时长时间玩手机有很大的关系。长时间低头,颈椎势必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姿势,周围的肌肉长时间处于非协调的受力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颈部肌肉劳损,长此以往会引起颈椎的退行性变。近年来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研究表明,目前20至40岁的青壮年颈椎病患病率高达59.1%。

慢性劳损是造成颈椎不堪重负的重要原因,受伤、受凉、劳累等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部分患者在发病刚开始时仅有颈项部和肩背部的疼痛,之后逐渐加重;也有的患者经过不适当的颈项部按摩后,症状越发加重,并且出现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的典型的神经损害的症状。

刘江涛强调,虽然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或保守治疗,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一些存在明显的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来说,口服一般的止痛药效果欠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辗转反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神经根如果长期受到压迫,可能使神经麻痹,导致无法逆转的神经损害。

手术不能一劳永逸,术后仍要避免久坐久站

一个月前,32岁的小周(化姓)在搬重物后感到明显腰痛,休息后仍没有明显缓解,但由于平时工作较忙,他并未放在心上。两周前,小周感觉腰痛慢慢减轻,却出现了从左边臀部到小腿的放射性疼痛,还有针刺一样的麻木感。为此,小周在诊所里做了一周的针灸按摩,但左腿的疼痛和麻木一点也没有缓解。近日,小周感到左腿疼痛突然加重,坐卧难安,只能蜷腿半跪在床上,家人见状赶紧拨打120将小周送到中心医院急诊科。

随后,小周被转入该院骨外科,通过腰椎MR检查发现,小周的腰椎间盘有一大块脱出,并且跑到了神经管,神经根压迫非常严重。考虑到小周比较年轻,刘江涛主任采用局麻下的椎间孔镜技术,通过一个几毫米的小孔,在放大几十倍的高清视野下,将压在神经上的拇指头大小的椎间盘组织顺利摘除。术后,小周左腿的疼痛和麻木感很快缓解,第二天就可佩戴护具下地活动。

刘江涛表示,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造成的,不良的坐姿、站姿以及长期弯腰或重体力劳动都是发病原因。引起腰背疼痛、下肢放射痛、肌肉麻痹等,更严重的会导致大小便失禁及瘫痪。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很多,大部分初发轻症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对于症状重、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恰当的选择。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经皮微创内镜手术可通过几毫米的切口,将突出的椎间盘彻底切除,给严重受压的神经根“松绑”,这已成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方案。

刘江涛主任指出,脊柱内镜技术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并不能确保患者永远摆脱腰腿痛的阴影,如果不注意减小腰椎的负荷、纠正不良的姿势,降低腰椎的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依然还有可能再次给患者带来困扰。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避免久坐久站,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加强腰背肌的力量训练,远离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

如有骨科疾病方面的问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极目新闻骨科交流群。

(武汉市中心医院供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