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焦点播报:极目锐评|北大自杀女生男友涉虐待罪案宣判,尊重爱惜自己才能远离PUA

2023-06-15 11:28:14      来源:极目新闻

事发三年多后,6月15日,北大女生陈某某(化名:包丽)自杀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牟林翰(陈某某男友)被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同时判决被告人牟林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蔡某某(被害人之母)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73万余元。(据6月15日极目新闻)

案件结果对于反“PUA”类的精神虐待,有标杆性的意义。法律对于精神虐待也属于虐待罪的范畴,对被害人造成的痛苦更甚于肉体,而精神虐待所带来的后果也可以是生理上的创伤,后果极其严重,需要引发全社会的重视和警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关新闻报道截图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女生陈某某在北京市某宾馆服药自杀。同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发布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揭露了陈某某在与其男友牟某翰交往过程中,所遭遇的情感虐待。

据相关报道和爆料,牟某翰无法接受陈某某不是处女,以此为理由要求她做出补偿,对她进行辱骂,逼迫她做出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留下病历单、做绝育手术等种种伤害身心的行为。而一旦陈某某提出分手,他便以死相逼,最终,女孩不堪精神、身体的双重打压和折磨,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

一个原本漂亮、聪明、优秀的女孩,选择用如此决绝的方式,去挣脱一段糟糕又屈辱的情感关系。这起令人震撼的人间悲剧,第一次将“PUA”一词带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广泛讨论。人们为花季少女的离去感到同情和惋惜,同时也对“PUA”所潜藏的可怕危害,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感到恐惧和担忧。

判决结果截图

在各种议论和分析中,“PUA”这一概念的边界也迅速地扩展,不仅早已脱离了“两性中不真诚的约会技巧”这一原本释义,也不仅仅是指“亲密关系中对对方诱骗洗脑的骗术”,而是更为广泛地用于各种不良人际关系中,泛指关系中的 “情感控制”“情绪勒索”,任何为了己方利益,利用精神压迫来控制或利用他人的行为,都会被冠以“PUA”之名。

这本来是一件有正向意义的事,让更多人意识到“PUA”的存在,警惕疑似“PUA”的行为,避免在懵然不觉的情况下,掉入情感虐待的陷阱。但另一方面,这一标签在互联网上被泛用,甚至经常出现在日常的玩笑中,可能导致真正严重的精神控制、精神虐待被轻视、被娱乐化,也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和脆弱,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

所以,如何正确地识别和抵制“PUA”,让更多人清晰理智地意识到精神虐待的危害性,让所谓的“PUA”操控理论没有用武之地,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交文化,才是这一案件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也是年轻女孩舍弃宝贵生命所换来的最深刻、最沉痛的教训。

而已经有无数现实案例和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抵制各种“PUA”,除了从政策法律的层面,普及知识加强教育,建立相关救助、自救流程,增强对受害人的安全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要打从内心,去撕掉“PUA”这个标签,正视每一种虐待伤害行为的切实危害,去识别、应对、遏制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侵害。

恶意“PUA”的核心手段,就在于打压对方的自尊和自信,引导对方无底线地让步和付出,所以最有效的反“PUA”,就是毫无怀疑地尊重自己,爱惜自己,提升自身的内在能量,不要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寄托于他人的评价,珍重自爱,自信自立,坚守原则,自己充实快乐,闪闪发光,就不用借助他人的光芒,也就不会踏入“PUA”的黑暗泥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