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人肉”“开盒”为何嚣张?

2023-06-16 09:27:20      来源:极目新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译笃

几乎每天,吴巧巧(化名)和她的家人,都会接到全国各地的陌生来电,这一情况已持续多月。如果不小心接起来,电话那头各种污言秽语便向他们扑来。“现在都不接了,父母担心我会被杀死。”电话骚扰之前,是吴巧巧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住址等个人信息被“挂”在了互联网上。

而这一切都源于今年4月,吴巧巧在其社交账号上曝光了一个可能涉嫌违法的聊天群。之后,该群群友开始对吴巧巧进行辱骂、举报,甚至上升至“人肉”“开盒”。被“开盒”并不是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逐步加深的现实生活“骚扰”,这让吴巧巧和她的家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资料图片)

发生在吴巧巧身上的事,让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人肉”“开盒”早已不仅是针对明星或公众人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正成为“受害者”。

无休止的骚扰

“人肉”一般指“人肉搜索”,以互联网为媒介搜集关于特定人或事的信息。“开盒”则是一种网络流行语,指在网络上公开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是一种网络暴力行为。当下,“人肉”和“开盒”常相伴而生,有人“人肉”就有人“开盒”,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无休止的网络暴力和生活骚扰。

4月4日下午,吴巧巧第一次报警。“警察给我做了详细的笔录,我将手上的证据提交给他们。”证据中包括吴巧巧所曝光的涉嫌违法的聊天群扬言要“人肉”和“开盒”她的聊天记录截图。吴巧巧向记者透露,群里曾有一位群友还发表过“群体举报,群体攻陷评论区”等涉及她的言论,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将面临一场“有组织”的人肉和网暴。

报案回执 来源:受访者

3天后,吴巧巧的手机号和真实姓名开始被“挂”在微博上。持续性的“网暴”如难缠的藤蔓,开始逐步地、紧紧地攀扯住吴巧巧以及她的家人。4月23日,有网友在吴巧巧微博下评论了她的真实姓名,并表示其家庭信息已被“开出”,注意查收快递。

5月12日,吴巧巧的一位粉丝告诉她自己也被“人肉”了,有人给这位粉丝寄去了花圈。5月15日,吴巧巧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被挂到了境外网站上,甚至被多个疑似“人肉”“开盒”的境外群转发。而这期间,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现实生活中,这群“隐藏在暗处的人”依然没有停止对吴巧巧的骚扰。

吴巧巧的个人信息被“挂”在互联网上(左),受案回执(右) 来源:受访者

在试图弄明白到底是谁在“人肉”“开盒”自己的时候,吴巧巧认识了同样被境外群“人肉”“开盒”的记青青(化名)。除了和吴巧巧一样个人信息被挂在网上外,记青青在英国的居住地址还曾收到过一封“恐吓信”,信中称其已被“悬赏”,“猎手”将在一周内到达她的住所。

记青青收到的恐吓信 来源:受访者

在和记青青取得联系后,吴巧巧发现两人或许是被同一批人“人肉”“开盒”,因为在她们的曝光信息下方,都有一行“孙笑川吧联合某某某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的字样。根据吴巧巧和记青青两人提供的群聊记录截图,群里的成员对中国公民进行无差别“人肉”“开盒”,其中包括普通人,也包括博主、热点事件当事人、明星演员等。

6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演员张馨予疑因为反虐待动物发声,被不法分子盯上,扬言要“开盒”张馨予。吴巧巧猜测,或许是同一批人所为。在吴巧巧向记者提供的群聊天截图中,就有赵思璐、景甜等一众知名人物的个人信息被“人肉”。

由于持续性地遭受网暴和电话骚扰,5月下旬,吴巧巧将自己与记青青被“人肉”“开盒”一事发在了网上,引发关注。但这并没遏制住骚扰,甚至愈演愈烈。很快,吴巧巧遭遇了收到疑似情趣内衣快递,亲属信息被曝光等一系列骚扰行为,这些行为同时也蔓延到了她亲属的身上。

几乎在每个时间节点,吴巧巧都进行了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但即便收到受案回执,对吴巧巧和家人来说,也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骚扰甚至再次升级。

“已经有人找上我家了。”6月3日,吴巧巧发来的聊天群截图显示,骚扰者通过定位其父母的手机号,锁定了她的居住地,并附上了两张照片。据吴巧巧介绍,两张照片一张是其父母现居地的小区门口,另一张则是父母居住的楼。当天,吴巧巧和父母先后报警,“我这边的民警告诉我,最近很多人因为被‘人肉’报警,这是他们最近接到的第三宗案件了。”

整件事对于吴巧巧和她的亲属而言,就像一场走不出的梦魇,因为被“开盒”而失去的安全感,让她和亲属们每分每秒都活在恐惧之下。

“人肉”“开盒”为何嚣张?

“巧巧最近在危险中。”稿件发布前夕,记者和记青青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她向记者表达了对吴巧巧近况的担忧,她表示自己已经无法通过手机或其他方式联系到巧巧。截至发稿前,潮新闻记者也无法联系到吴巧巧。

潮新闻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人肉搜索”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1 年的“陈自瑶事件”。当时,一网民在猫扑网贴出一张自称是“自己女朋友”的美女照片,引起网友关注并开始大量搜索。很快,这位“陈自瑶”的大量个人资料被公布于网络。自此,互联网“人肉搜索”拉开序幕。

浙江理工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郭兵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肉搜索”问题存在已久,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从立法角度看,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应该说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了。”西安律师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小组负责人、陕西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协会理事张文彬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在法律层面,有网络安全法,数据保护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民法典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规定。“在行政法的层面和刑事诉讼法的层面,以及在部门规章还有规范性文件方面,包括一些技术标准的层面,都对个人信息保护有比较详细和规范和规定。”

既然如此,为什么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仍层出不穷?郭兵指出,“人肉”“开盒”这一系列行为的违法成本低,但打击成本非常高。其中,“人肉”“开盒”者如何获得这些个人信息,是执法机关依法追究时的一个难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可以说很典型。”郭兵向记者表示,买卖信息行为需要绝对禁止很难,因为信息源头泄露的方式,交易的方式以及获取的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即便立法相对完善,但法律要真正起到作用,并不是特别乐观。”

我国网民基数大,自媒体行业发达,大家接触个人信息的渠道也非常丰富。“国家机构的专项整治和专项执法行动在频繁开展,但从力度和范围上来看,仍有待加强。”此外,在张文彬看来,不断更新迭代的互联网技术,也是近年来诸如“人肉”“开盒”的新闻从未断过的原因之一。

在网络安全领域深耕多年的张文彬认为,“人肉搜索”的技术实现涉及数据收集、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三个重要环节,对于没有相应专业知识储备的普通人,是难以做到的。张文彬表示,而当普通人基于某些特定目的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去购买获取时,“有人去买,有人就会去卖,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也就形成了。”

实际上,这样的灰色产业链也不仅存在于中国,郭兵直言,“人肉”“开盒”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谁在为“人肉”“开盒”疯狂?

在和吴巧巧以及记青青的聊天过程中,潮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涉嫌“人肉”“开盒”的聊天群设置于境外,群里的人有一部分生活在国内,有部分则在国外生活,但他们“人肉”“开盒”的对象,主要为在中国生活的中国公民。

“如果这个群设置在境外,但群主本身是中国人,且该群群体主要对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从法律角度来讲,中国依然对他们享有管辖权,这是一个国际共识,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张文彬说。

为什么会有人沉迷“人肉”和“开盒”?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会员、大学兼职心理咨询师周文秀博士向记者介绍,最初“人肉”“开盒”一词多被运用于公众事件,“出于好奇或者出于正义,网友开始列出已经掌握的相关人物的个人信息,号召更多的人加入,人肉出更多有效信息和资料。”

周文秀认为,有些人沉迷“人肉”“开盒”,或是现实生活不如意,无处发泄,或因好奇心理,又或是试探自身影响力,甚至想要展现自身电脑技术。他们肆无忌惮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但却对被“人肉”“开盒”的人造成了巨大伤害。

“被人肉的人其实是被无差别攻击了,攻击的目标虽然不是他们的身体,但这些信息的泄露,直接打击了一个人的安全感,让他们对社会充满恐惧。”周文秀认为,不论“人肉”“开盒”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已涉嫌违法。

倘若遭遇“人肉”“开盒”,张文彬建议首先应去属地公安报案,其次向平台投诉,“遇到类似情况并后续遭遇网暴和骚扰的,一定要保存好证据,不管未来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打官司,证据才能证明你曾经经历过的事。”

郭兵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他表示遇到此类情况,首先需要与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如果天天去骚扰,通过寄东西去恐吓,这就不是一般的违法,而是涉嫌犯罪。”郭兵指出,打击这类行为最主要的力量还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这种人肉行为是有明确行政处罚的,而且公安机关有技术侦查手段,通过他们处理会更好。”

懂技术,又从事不合法活动,张文彬和郭兵认为,这类游走在涉嫌违法地带的人,往往更会隐藏自己。他们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人肉搜索”难以被根除,提前预防个人信息的泄露,或许是当下较为有效的应对方式。

“现在大家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首先要有安全意识,例如拥有我们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装、火车票、银行对账单等,如果不收集,那就要尽量去销毁;同时切忌在一些不正规的网站里留个人信息。”张文彬说。

关键词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