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 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1-2 月商品住宅销售额实现3.5%的正增长,结束了 18 个月以来的连续下跌。我们认为,由于人口因素带来的长期需求增速下行,当前存量时代的房地产复苏动能会明显弱于前几轮。 但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商品住宅销售的中长期需求可能在 12 亿平左右, 2022 年出现“超跌”后会回补,加上疫情后,短期积压需求持续释放+新增城镇人口反弹 50%+居民收入改善+房价预期改善等因素影响, 今年房地产市场复苏可能略超过去年底的预期,全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可能增长 3-5%。
市场复苏:(1)销售端: 各项指标大幅回暖,一线城市恢复最快。总体而言, 2023年 1-2 月份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金额接近转正,商品住宅均价结束 11 连跌。具体而言, 房价方面, 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率先转正,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行收窄,新房价格涨幅高于二手房。成交面积方面, 二手房交易量回暖速度快于新房,各层级城市均涨幅明显。(2)投资端:下滑幅度收窄,但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善。其中土地购置费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但土地成交表现低迷。(3)融资端: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降幅明显收窄,但仍处于负增长状态。
存量时代复苏动能偏弱:(1)需求方面,长期需求见顶回落,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已呈见顶态势,将对应带来房地产市场中长期需求的下降。此外,居民资产负债情况相比历史水平已逐渐恶化,居民还贷支出占比远超前三轮周期。
(2)政策方面,“房住不炒”下放松力度小于前几轮。 本轮复苏中央政策关注重点在于风险化解,房贷利率和限购政策调节权力被交由地方。截至目前,各城利率已降至历史低点并呈企稳态势。地方政府也对辖区内的限购限售政策进行了有限调整。 但相比之下,前几轮周期中的大规模、大幅度刺激政策在本轮周期中尚未出现。
(3)预期方面,居民购房信心冲击烈度更深,收入冲击对未来销量形成制约。 去年以来的“烂尾”“断供”风波冲击消费者预期,多数居民选择持币观望,新增存贷差额持续扩大。在疫情对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下, 目前居民预防性储蓄仍保持高位,进一步制约其购房能力。
(4)供给方面,房企商业模式面临重塑,库存消化周期处于历史高位。 近年来的房企违约潮,造成供应端的市场出清。 复苏进程中房企需要在重塑的商业模式的中寻找自身恢复路径。此外,当前住宅库存及其消化周期也处于历史高位,市场需要更长时间消化历史库存。
当前支撑因素: (1)我们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2021-2030 年商品房需求可能减少 9.2%左右,对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中枢在 11.5 亿平左右,“十四五”期间为 12 亿平左右, 2022 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超跌约 5000 万平,对应约 5%左右的潜在增速。
(2)疫情结束后带来四大利好: ①积压需求释放; ②新增城镇人口反弹,预计新增城镇人口的增速超 50%; ③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 ④房价预期改善,房价上涨预期滞后于实际房价变动,而 70 城二手房价拐点已现,预期将成为复苏的“加速器”。
风险提示: 居民收入改善偏慢;房地产供给端修复慢拖累需求端;海外风险因素拖累国内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