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核心要点:
事件
3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5.38 万亿,前值 3.16 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 3.89 万亿,前值 1.81 万亿; M2 同比增速为 12.7%, 前值 12.9%。 M1同比增速为 5.1%,前值 5.8%。
社融总量和结构均在改善
年初以来,伴随疫情对宏观经济扰动的边际减弱,国内融资需求呈现扩张态势, 1 月、 2 月、 3 月新增社融规模分别录得 5.99 万亿、 3.16万亿、 5.38 万亿,除今年一月新增社融规模排名近五年第二,其余两个月社融规模均排名第一。结构上看,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3.95 万亿,占社融规模 73.42%,较前值提升了 15.81 个百分点;债务融资方面,企业融资规模 3288 亿元,政府融资规模 6022 亿元,占比分别为 6.11%和 11.20%,较前值下降 5.43 个百分点和 14.59 个百分点;表外融资方面,新增委托贷款 174 亿元,较前值多增 251 亿元,信托贷款-45 亿元,较前值少增 111 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1790 亿元,较前值多增 1860 亿元。呈现出“信贷和表外融资走强,债券融资走弱”的特征,尤其是社融债券发行的大幅下降以及新增信贷和表外融资的大幅走强或许表明实体经济的内生融资需求在大幅改善,对应于政府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在减弱。此外,居民户融资结构优化, 今年1月和2月居民新增信贷仅 2572 亿元和 2081 亿元,而在 3 月份迅速上升至 12447亿元。我们理解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前两个月相对较低的新增信贷与季节性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步入常态化之后,居民资产负债表正在逐步修复,叠加更多消费场景重现和预期改善,居民户的融资意愿有所提升,第三个方面是一系列房地产政策的效果或许也开始显现,一个证据是居民中长期贷款明显放量,本月规模达到 6348 亿元,前值仅 863 亿元。另一个证据是当前房地产销售市场出现点状回暖的迹象,一二线城市率先复苏。
货币供应量持续高增
3 月 M1 同比增速录得 5.1%,较上月回落 0.7 个百分点, M2 同比增速录得 12.7%,较上月回落 0.2 个百分点。 M2 增速长期处于高位(自2022 年 4 月起至今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且 M2-M1 同比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表明:第一,市场货币供应量较大,负债端流动性充沛;第二,资金活性较低,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近期高增的储蓄存款可以印证。
风险提示
经济内生动能不及预期;房地产修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