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十二道“峰”味之科创篇丨以创新为魂,助力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 消息

2023-06-18 18:19:40      来源:潇湘晨报网

【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湘”聚岳麓,“峰”云十载。

今年,恰逢互联网岳麓峰会的第十年。6月18日至19日,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将在长沙举办。

十年间,从最初的小规模论坛,到万人云集的品牌峰会。如今,互联网岳麓峰会已成为湖南湘江新区乃至全国的亮丽名片,是互联网行业凝聚共识、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互联网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湘江融媒特别策划推出《十二道“峰”味系列报道》,聚焦长沙,乃至湖南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数字经济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

近日,湖南省工信厅公示2023年新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全省共有1787家企业上榜,其中湖南湘江新区企业多达339家,占全市过半,占全省近五分之一,较去年增长134%。

拔节生长的企业,耀目全省亮眼全国。彰显了湖南湘江新区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道路,助力全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截至目前,新区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66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689家。

“专精特新”

爆发式增长

“专精特新”企业是实体经济和创新能力的代表。

在爱威科技生产区,一款最新的尿液检测分析仪通过双显微镜头自动采集图像,对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计数,并将结果自动传输到电脑、出具检验报告,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爱威科技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医学显微镜检验,实现标本从送样、分析到报告输出全程自动化,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技术空白。

“这20多年,我们就干了一件事,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医学显微镜检验,实现标本从送样、分析到报告输出全程自动化。”爱威科技负责人说。该企业改变了人工镜检(人工操作显微镜检验)为主的历史,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技术空白,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像这样专注细分市场、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新区比比皆是。泰瑞医疗科技创立于2007年初,当时只能生产最基础第二代双塔制氧系统机,在新区的政策精准帮扶下,一步步解决资金、人才等痛点难点问题,目前,其产品线已经升级到第五代的喀秋莎制氧集成机,业务遍布全国及海外36个国家和地区,是省级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以来,凭借良好的产业生态,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新区优质中小企业爆发式增长。

在湖南省工信厅公示的2023年新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中,湖南湘江新区入选的企业主要分布于新区重点支持和培育的产业领域,如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等。

截至目前,新区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66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68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成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主力军,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独门绝技”

提升竞争力

纵观“小巨人”,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家都有独门绝技。这类企业长期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孜孜不倦,最终走到行业顶端。

成立于2009年的岱勒新材,是国内第一家掌握金刚石线核心技术并大规模投入生产和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的国内领先的金刚石线制造商;融创微电子精耕细作SOC芯片、高性能DSP以及消费电子相关芯片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坚持自主创新,泰嘉股份实现“国内每卖出四根带锯条,就有一根泰嘉造”…… 这些独门绝技的背后,都是科技创新在强势支撑。

△纳雷科技生产人员正在生产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通讯员 供图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企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在省级“小巨人”企业海利锂电相关负责人看来,“小巨人”必须保持“钻”劲。海利锂电长期专注于锰酸锂正极材料细分领域,自主研发的电站储能用锰酸锂循环性能在3000次以上,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在自然灾害、倒塌事故等救援现场,华诺星空研制的雷达微震融合生命探测系统不仅可以探测到受困目标,还能对受困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精准识别,解决了埋压状态下的搜救难题,为国内首创。“企业将每年销售收入的20%至30%,投入到产品研制开发上,以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华诺星空董事长韩明华说。

“评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对我们企业的一种认可和鞭策。”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围绕‘智水物联’技术体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孪生、管网拓扑、决策算法研究等方面建立起更大的技术优势。

“没有独门绝技,企业走不远。”核心技术几乎是每家“小巨人”企业想要长远发展的必备武器,也成为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发展的“提速器”。截至目前,湖南湘江新区专利授权量1.2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1万件,获评国家科技奖励2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湖南省第一名。

“创新支撑” 

闯出新路子

“我们的企业家既是创新家,也是实干家,究竟应怎样创新发展?”在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方法专题论坛活动中,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以“创新与方法”为主题进行报告分享,讲解推广和实施创新方法的策略和技巧。

科技创新,需要一系列因素助推和保障。这只是新区精心为专精特新“小巨人”量身制定的系列实训课堂之一。“专精特新”大讲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专项行动等,仅2022年,新区就组织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等问题的线下活动10余场,2万余人(次)参与线上学习。

金融是创新发展的血脉。业内人士指出,专精特新的灵魂在于研发创新,而研制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让企业面临较大风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难度较大。

“每年在技术研发端的投入是公司的重大开支。”华诺星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被认定为“小巨人”以来,企业多次获得了新区研发补助和贷款贴息。近年来,新区设置了专门的研发补贴和奖励,并积极促进金融活水流通,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新区以湖南金融中心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为平台,打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置专精特新股权融资平台,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强做优。

在金融信贷方面,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定期推送机制,鼓励银行、担保等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出个性化、定制化专属产品。三安光电、力合科技、圣湘生物等一大批企业及重点项目先后获得投资。

从人才保障入手,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实施“千博万硕”引才工程,举办路演、双创等活动350余场,新建研培基地30个、海外工作站10个。截至2022年,新区累计入选长沙市高层次人才1395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人,还遴选一批能带领企业成长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高成长性企业的“新锐”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新区还搭建科创平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湘江西岸这片创新热土上,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破650家,湘江实验室等湖南省“四大实验室”已经布局,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十个高端平台正高效运行……

一系列“创新支撑”,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感满满。而“专精特新”企业的茁壮成长,也将更好地构筑新区的创新生态和产业未来,谱写新区与企业同频共振、彼此成就的佳话。

通讯员周秋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