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300161)
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0.00万元,同比下降46.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71.74万元,同比下降40.9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司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44.75%,实现归母净利润-3854.53万元,同比增长8.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86.53万元,同比增长5.58%。
事件点评
2022年,公司在国内经济下行及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压力下实现稳健增长。2023Q1,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订单增多,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5%。分季度来看,2022年Q2-Q3,国内市场需求转弱,公司单季度业绩下滑明显,Q4开始宏观环境回温,业绩开始明显回升。2022Q1/Q2/Q3/Q4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16%/-12.42%/-7.49%/15.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7.70%/44.03%/-155.03%/16.60%。2023Q1营业收入增速为44.75%,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32%。
2022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6pct至34.1%,其中,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毛利率为35.9%,同比增加3.9pcts。2022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2.59pct至34.06%,净利率同比下降2.23pct至0.35%。分业务板块来看,数控系统与机床毛利率同比上升3.89pct至35.89%,机器人与智能产线毛利率同比减少0.15pct至28.93%。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3.88pct至35.66%,其中销售费用率10.04%,同比增加0.58pct;管理费用率23.90%,同比增加3.18pct;财务费用率1.71%,同比增加0.10pct;研发费用率14.63%,同比增加1.97pct。2023Q1,公司毛利率同比提高0.04pct至31.15%,净利率同比增长9.01pct至-13.36%;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6.19pct至49.94%,其中销售费用率13.35%,同比减少2.76pct;管理费用率34.50%,同比减少13.25pct;财务费用率2.09%,同比减少0.17pct;研发费用率23.08%,同比减少6.94pct。
公司围绕“一核三军”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持续纵深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是国产高端数控系统龙头,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推动三大主业增长,在高端数控系统市场持续推进国产替代,市占率稳步提升。公司的华中9型数控系统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AI芯片技术融合,是世界首台具备自主学习、自主优化补偿能力的智能数控系统,实现了重大突破。2022年,公司旗下新增9家专精特新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全公司共有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公司数控系统已在国内多家机床企业批量配套应用,与机床企业深度融合,助力机床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数控机床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引领智能数控发展新趋势。报告期内:(1)数控系统与机床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减少-15.79%,在五轴数控等高端领域应用增长稳健;(2)机器人与智能产线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加27.24%,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3)特种装备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88亿元,同比下降9.55%;(4)新能源汽车配套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11亿元,同比下降44.87%,主要系经济下行需求不足观光车销量有所下降所致。
夯实根基开拓未来,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发力高端五轴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2023年3月,公司议通过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相关议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其中,5亿用于五轴数控系统及伺服电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2.5亿用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2.5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资有助于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控股股东卓尔智造拟以现金认购不低于本次发行股份数量的30%(含本数),且不超过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的40%(含本数)的股票。控股股东股权份额提升有助于推动机制变革,定向开发高端数控系统产品,有助于获得政策层面更大程度的支持,加速推进高端产品放量,持续提升高端数控系统市占率。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公司目前高端数控系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未来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亿元、0.9亿元、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3%、55.8%、53.2%,EPS分别为0.3元、0.5元、0.7元,按照4月28日收盘价38.78元,PE分别为129、83、5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研发风险;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