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得益于中国政府有力的疫情管控,制造业和旅游业齐头并进,货邮和旅客吞吐量随之增加,推动空港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15-2019年,中国空港货邮市场规模(按货邮吞吐量统计)从1,409.4万吨增长至1,71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0%。中国空港旅客市场规模(按旅客吞吐量统计)从91,477.3万人次增长至135,162.9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0.3%。1)空港行业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客运货运阶段,非航拓展阶段和临空新篇阶段。通过典型的时间节点划分行业发展,中国空港行业可分为客运货运阶段、非航拓展阶段和临空新篇阶段三个阶段。持续增加的流量培育出新的需求,而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也反作用于行业升级。从中国空港诞生初期的纯粹客运,到浦东机场为APEC会议筹建VIP贵宾室,再到深圳机场开设第一家喜茶机场店,中国空港行业持续升级。其逻辑是由于空港客运天然带有内生的流量,新业务模式产生与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相匹配,因此空港行业从简单客运逐步升级为临空新经济综合体。2)空港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构筑具有高壁垒的高净值服务业。对比各类消费场景,空港封闭性较好,客流量大,其中高水平消费人群比例高。旅客候机值机需预留宽裕时间,可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相对充沛,完善的商业配套和性价比高的免税商品吸引旅客进行消费和购物,免税店的价格和口碑给客流施加正反馈,空港进一步集中商业资源,与免税商共同获利。3)非航空性业务是空港行业未来竞争的主要方向。2010-2019年,中国六大空港旅客总吞吐量占比逐渐降低,而全国总吞吐量规模不断上升,该现象表明中国空港数量增多,交通枢纽逐步完善,航空性业务竞争白热化。空港行业在临空新经济阶段的竞争体现在综合区位、经济辐射、流量禀赋等多方面的竞争,相比于货邮吞吐量,统计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更能表现空港的综合承载实力、资源集中程度以及流量变现能力。旅客吞吐量与传统航空性业务关联程度高,反映其收入和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