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件: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官方PMI数据。4月制造业PMI为49.2%,前值51.9%;非制造业PMI为56.4%,前值58.2%。
核心观点:4月制造业PMI在高基数下环比放缓,但供需两端回落,尤其是需求低于临界点,也是经济恢复斜率放缓的验证。同时制造业与服务业景气度的分化也值得关注。4月政治局会议对下一阶段的政策力度以及政策方向已有明确的定调,方向上延续积极的基调,但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债市来说,经济复苏斜率放缓,若出现阶段性承压的情况,利率或有一定下行空间;对于权益来说,方向相对确定,关注政治局会议的三大发展重点。
环比回落超季节性。从近五年同期PMI环比的变化来看,4月PMI通常较3月有所回落,背后的逻辑可能是春节后开工旺季影响3月形成相对的较高基数。2018-2022年4月PMI均值为50.2%,环比变化均值为-0.9%。
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下也反映出目前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4月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同时指出经济运行的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制造业PMI今年以来的走势能够较好的反映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判断。这也决定了下一阶段政策方向。
供给放缓,需求落入临界点以下。4月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2%、48.8%,环比分别下降4.4个、4.8个百分点,供需两端的恢复势头进一步放缓,供给仍在临界点以上,但需求回落至临界点以下,意味着政策的着力点或仍将是扩大内需。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至47.6%,重回荣枯线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对出口增速有一定领先性,但前者反映的是预期,后者反映的是实际,不宜用单月数据判断出口方向。
价格指数延续回落,大中小企业同步放缓。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环比回落4.5和3.7个百分点至46.4%和44.9%。行业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价格指数均降至30.0%以下。4月PPI同比可能仍然偏弱,供需不匹配仍是主因。当月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也指向制造业投资内生动力的不足。
服务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度。4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至55.1%。服务业在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后,复苏的弹性要高于制造业,文旅、出行等相关消费行业数据将等待五一数据的验证,但从大方向上看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交通运输部信息显示,“五一”假期第1天,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569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8%。北京市文旅局发布“五一”假期首日旅游市场数据,其中全市游客接待总量1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4.8%;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8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
建筑业延续亮眼表现。4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至63.9%,在延续高景气度。专项债的高增以及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下,基建投资增速仍然保持相对高位。但从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来看,经济政策将着力于供给改革和刺激内需,虽然目前基建增速仍高,但下半年经济恢复稳定后估计基建投资力度可能会下降。而房地产方面随着基本面的逐步改善,拖累程度有望减弱。综合来看,建筑业的亮眼表现可能仍会延续。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局势变化超预期;国际金融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