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统计局公布物价数据,4月PPI同比-3.6%,CPI同比0.1%,分别较前值走低1.1和0.6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
5月11日,央行公布4月金融数据,4月新增社融1.2万亿,同比多增2729亿元。4月社融余额同比10%,较前值持平;4月M1同比5.3%,较前值走高0.2个百分点;M2同比12.4%,较前值走低0.3个百分点。
虽有预期准备,但4月通胀多个分项走弱,超市场预期。
一季度需求冲高之后,二季度需求归于平淡,经济环比动能较一季度走弱。加上海外经济尚未走完衰退进程,市场对二季度基本面预期偏弱。
目前市场对物价给出一致性判断,不论是工业品还是居民消费品,未来均处弱势。弱预期之下,市场准备好迎来4月PPI和CPI同比较3月下行。
令人意外的是4月通胀表现弱于市场预期。
除了服务消费之外,4月通胀均有所走弱。而在所有分项之中,市场最关心的核心通胀,本月环比0.1%,持平于2022年同期。这是一个偏低的读数,毕竟去年4月长三角疫情导致经济走弱。
3月以来工业品价格下跌,3月市场已经完成了强预期向弱预期调整。即便如此,4月PPI同比-3.6%,还是弱于之前市场预期。从结构上看,4月PPI超预期下行主因生活资料价格下行较快。
核心通胀低位徘徊,生活资料价格下行较快,它描绘的宏观场景是居民支出拮据,收入预期偏弱,居民部门现金流并不乐观。
中国式通缩有两个层次,比物价通缩更糟糕的是资产负债表萎缩。
自从2月CPI同比走低之后,市场掀起一轮中国式通缩的探讨。单就通胀数据本身而言,市场判断今年1-4月中国处于通缩状态。
真正的通缩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实体物价通缩,第二个层次是金融资产负债收缩。
就实体物价数据而言,我们的确可以将今年开年以来经济状态定义为物价层面通缩。历史经验表明,PPI同比小于零,CPI同比低于1,这是典型的物价通缩。
但就金融资产负债表而言,一季度金融数据扩张,居民信贷改善,表征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正因为看到一季度金融扩表,尤其是居民部门信贷改善,我们认为一季度尚不能判断为经济意义上的通缩。
这里有一个问题,判断是否通缩,为什么不能简单观察物价,而需要结合金融资产负债表来综合考量?
因为真正的通缩意味着经济持续低迷。这种低迷并非简单的需求走软,而是一种低利率政策也难刺激需求扩张的状态,“流动性陷阱”就是这种状态的绝佳标注。更为重要的是,通缩并非稳态,需求收缩和预期降温,两者会相呼叠加并形成螺旋循环,从而将经济拖入深度衰退。
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之下,真正的通缩往往伴随资产负债表损伤。这也是为何资产负债表是否稳定,才是我们判断通缩的内在标准。
判断经济是否处于通缩状态,物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能否企稳。换言之,比物价通缩更糟糕的是资产负债表萎缩。
4月居民信贷再度同比负增,居民对地产信心仍不足。
今年一季度社融数据给了市场很多惊喜,除了总量增速反弹之外,重要的是居民信贷显著修复。和一季度居民信贷相应,今年2-3月新房和二手房销售面积明显回升,高峰时期,地产销售面积甚至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
进入4月,地产销售降温,居民信贷走弱。我们曾经给出测算,当前地产远不能判断为供给过剩,影响当下地产销售的主因在于居民对地产信心不足。
一个印证指标是去年以来居民存款持续高增,居民部门避险偏好极高。
如果地产再度滑向衰退,中国资产负债表难言企稳,货币宽松走不出“流动性陷阱”,刺激政策无法有效撬动私人部门需求,这也是去年中国经历的现实。
虽然今年一季度物价给出的信号并不乐观,但当时数据上远没有到达通缩的状态。4月地产销售下滑,居民信贷同比负增,当前数据上更加接近通缩的状态。
如何避免一次真正的通缩?关键是修复私人部门的信心。相较一季度交易实际数据,二季度宏观交易关键或许再度回归到政策。
风险提示:地产修复不及预期;海外衰退超预期;国内政策调控超预期。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