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建筑材料4月行业数据点评:基数调整下销售维持修复趋势,投资仍显低迷_世界视点

2023-05-19 10:29:04      来源:研报中心

投资要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件:2023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4月宏观投资数据。2023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5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4.7%,增速较2023年1-3月下降0.4个百分点;4月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环比(季调)下降0.64%。分项来看,2023年1-4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8.5%,增速较2023年1-3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4.0%,增速较2023年1-3月收窄3.6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23年1-3月收窄2.7个百分点。

2023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55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6.2%,降幅较2023年1-3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约2.71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4.9%。2023年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约3.76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0.4%,降幅较2023年1-3月收窄1.4个百分点。2023年1-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3.12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21.2%,降幅较2023年1-3月扩大2.0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累计77.13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滑5.6%,降幅较2023年1-3月扩大0.4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累计2.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8%,累计增速较2023年1-3月扩大4.1个百分点。由于统计局不再公布土地购置面积等土地市场指标,我们选择财政部口径来替代,2023年1-3月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8728亿元,累计同比下降27.0%,较2023年1-3月降幅收窄2.0个百分点。

2023年1-4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5.84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5%,累计增速较2023年1-3月有收窄1.6个百分点。2023年1-4月全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3.10亿重箱,累计同比下降8.0%,降幅与2023年1-3月持平。

房地产需求端:公告口径改善但计算口径降幅扩大,价格出现持续修复。4月房地产相关数据出现了公告口径和计算口径的差异,分歧主要出现在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在均价走强的基础上两个口径均表现为增速扩大趋势:1)销售面积计算口径下单月降幅扩大:根据统计局公告值,23年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收窄1.4pct至-0.4%,4月单月销售面积增速扩大5.3pct至+5.5%。而根据计算口径,4月单月销售面积约7690万平,同比降幅扩大8.4pct至-11.8%。环比增速大幅下降46.0pct至48.1%,4月市场降温下累计增速降幅扩大1.8pct至-5.4%。2)销售价格走强支撑销售金额改善,价格或成为全年销售金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在公告和计算口径下,1-4月商品房销售均价累计同比分别为+9.2%和+11.1%,增速均呈现扩大趋势,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分别为+8.8%和5.2%。我们认为,4月在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完毕后,未能延续1-3月持续修复的趋势,主要缘于内生需求修复动力不足,主要制约因素在于购买力的修复较弱。政策层面仍维持小步快跑趋势,各地因城施策,根据中指院,4月郑州、合肥、杭州等核心城市通过调整限购区域等形式继续放松限购政策;购房预期方面,销售均价的持续修复和保交楼的持续推进或有助于居民购房预期的企稳;购买力的弱修复或为制约房地产需求端修复的主要因素,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0.1pct至5.2%,但16-24岁调查失业率达到20.4%达到历史高位,居民端购买力的修复或仍需时间和政策的加持。

房地产投资端:投资降幅再次扩大,竣工表现仍然亮眼。4月投资端各项指标中,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降幅有所扩大,累计同比分别扩大2.0pct和0.4pct至-21.2%和-5.6%,综合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在公告口径下同比降幅扩大0.4pct至6.2%,而在计算口径下降幅扩大2.8pct至-9.3%。我们认为,在全国销售明显修复前房企的投资意愿或持续受制,尽管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在两种口径下均表现为降幅收窄(主要系定金与预售款、个人按揭贷款改善),但房企资金或首先需考虑存量债务问题,需求端的弱修复未能充分传导至投资端,投资端的企稳修复仍需看需求端的修复情况。竣工表现优于前端开工及施工部分,两种口径下1-4月累计同比均显示出增速加快趋势,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下,我们认为全年竣工弹性较大。

23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及基建增速小幅下降,基建或仍为稳增长重要抓手。2023年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收窄0.4pct至4.7%,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同比增速收窄0.3pct至8.5%。我们认为,今年基建或仍会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3月两会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全年赤字率目标3%较2022年2.8%有所提升,并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2022年3.65万亿元)。专项债仍是支撑基建投资的重要驱动,今年专项债额度提升,且下发速度有所加快,根据财政部数据,23Q1地方政府新发专项债券约1.36亿元,主要投向交通和市政及产业园区等基建领域,2023年1-4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15272亿元。

水泥:5月以来价格弱势运行。上周水泥价格环比回落,供给端,中南、华东部分省份熟料线短期错峰生产,属于淡季惯例停窑,也有缓解库存压力的目的;需求端,水泥需求仍在继续趋弱,天气降雨频繁,下游施工也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成本方面,燃料成本震荡下跌,水泥企业售价调整空间有所扩大。我们认为,2023年影响水泥需求的两条主线地产及基建或出现边际利好,地产政策持续放松预期不变,基建作为政府托底经济的手段之一,2023年有望再次发力。我们认为,地产与基建链仍是稳经济的重要一环,后续需求有望持续恢复,低估值、高分红的水泥板块将最受益。建议关注龙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及弹性标的上峰水泥。

玻璃:节后库存略有上浮,价格重心继续上移。五一节后行业库存由降转增,库存水平环比上涨2.05%,但价格仍维持上涨趋势,节后第二周浮法玻璃均价约2264.80元/吨,环比上涨6.52%,低库存下企业压力不大,涨价趋势延续。我们仍然看好上半年玻璃行情:供给侧来看,行业刚刚开始盈利,复产生产线依旧有限,而个别窑龄较高的产线存冷修预期,供给端有望保持动态平衡;需求侧来看,随着下游终端项目启动增加,终端订单预期有一定好转,工程订单边际逐步好转,家装订单需求火热,对出货有一定支撑,4/5月份为玻璃需求旺季,玻璃供需重回紧平衡状态,涨价区域有望延续;宏观层面来看,地产仍处于地产竣工大周期,18-21年地产销售面积均超17亿平,随着竣工周期到来以及“保交楼”持续推进,23年竣工端需求仍有支撑。同时,玻璃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渐露端倪,成长性业务占比逐步提升,逐步平滑周期波动。建议重点关注旗滨集团(当前浮法玻璃少数还在盈利的企业,成本优势明显,开春涨价,业绩弹性十足;23年光伏玻璃有望陆续投产,带来新的增量;电子玻璃渐入佳境,维持高增长);信义玻璃(港股原片龙头),金晶科技(玻璃纯碱一体化,钙钛矿TCO玻璃引领者)。

投资建议:4月居民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均走弱,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回落与地产销售季节性回落相匹配,地产修复放缓或强化后续政策放松预期。当前弱复苏预期下,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强度缺乏信心,因此顺周期链条整体承压,进入二季度,二手房、新房的销售进入相对平稳阶段,绝对销量相较22年依旧明显回升,我们认为,Q2是上半年小旺季,消费建材企业销售也在逐步恢复,市场对经济复苏强度的担忧会随着企业销售回暖而降低,前期调整后的板块配置价值凸显。今年消费建材核心逻辑是经营结构的转变,提升经销及零售占比,降低大B端销售模式带来的应收账款及现金流的风险,企业整体经营质量提升。当前市场信心随着地产销售回暖而提升,且3/4月份消费建材出货情况与复苏预期提升相互验证,地产链将由前期“强预期、弱现实”的逻辑或向“强现实”转变,板块迎来修复行情。建议关注:

1)随着地产销售回暖以及企业出货环比改善,消费建材有望进入盈利业绩及估值双升阶段,消费建材集中度提升趋势依旧确定,消费建材龙头随着基本面的回暖仍极具配置价值,建议关注东方雨虹(4月1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开始实施,利好行业中长期发展)、科顺股份、伟星新材、蒙娜丽莎、兔宝宝、三棵树、北新建材、青鸟消防等;

2)其次关注竣工端的浮法玻璃,3月份以来需求边际好转,行业库存压力大幅下降,行业去库涨价超出市场预期,部分区域库存降至低位,行业涨价幅度加大;从供给端来看,当前行业刚刚进入盈利区间,复产生产线规模有限,同时部分窑龄到期的生产线有冷修预期,供给端保持动态平衡;而从需求端来看,深加工订单恢复加速,地产仍处于地产竣工大周期,同时在“保交楼”的大背景下,竣工需求有支撑,玻璃涨价趋势有望延续,建议重点关注旗滨集团、信义玻璃。

3)最后关注玻纤触底反弹的机会,近期玻纤去库加速,热塑及风电订单好转,部分企业已小幅提价,行业或迎来触底反弹,关注低估值的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及长海股份。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低于预期;地产政策传导力度低于预期;环保督查边际放松,供给收缩力度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成本压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