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日本医药比较研究系列:中日对比,再问器械

2023-08-18 15:34:53      来源:研报中心

投资要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本控费过程中,医疗器械相比药企阵痛期更短、股价弹性更大,我们分析日本控费过程中医疗器械缘何有更好表现,并讨论我国医疗器械在医保控费下所处发展阶段及公司筛选,我们认为,我国器械龙头或能有更好成长性。

对比日本:同是控费,器械缘何表现更好?哪些子板块表现更优?

相比药品,日本医疗器械在控费中走出更好行情。具体表现为:1.控费带来的阵痛期更短。与日本药企大致经过十年才走出集采阵痛期不同,日本医疗器械指数自2001.5开始下行,至2003.5触底反弹(影响股价时间2-3年),对应市场规模增速逐步放缓,但近十年仍保持稳定略有恢复性增长的趋势(日本1970-1980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CAGR18%;1980-1990年CAGR6%;1990-2000年CAGR4%;2000-2010年CAGR2%,控费下规模增速下降,主要体现在2000-2003年市场规模0增长;2010-2018年CAGR3%,增速略有恢复)。2.阵痛后股价弹性更大。原因分析:主要源自医疗器械本身特性。正如我们在《中日对比,三问集采》报告中分析的,我们认为高值耗材控费后,企业集采阵痛期有望短于药品,创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放量基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医疗器械更多为迭代式创新,产品创新更迭快,带来创新产品的放量窗口。

具体板块看,日本控费过程中医疗设备表现更优,但经历控费带来的极短期股价波动后,高值耗材明显走出更好绝对收益。2002年(日本引入平均价格比较制度和定期价格改订制度进行医疗器械控费)前后,日本精密设备龙头奥林巴斯无论从收入增速与股价表现上均优于高值耗材企业泰尔茂。但在控费覆盖品类相对完善(2008年)后,高值耗材龙头企业泰尔茂则呈现出更大的绝对收益弹性。分析原因,我们认为高值耗材价格受控费影响更大,而老龄化&控费带来的手术量提升利好医疗设备装机放量,设备装机量稳定后,耗材需求仍在,耗材收入仍会维持较高速增长,2008-2018年泰尔茂收入CAGR仍有7%,而奥林巴斯收入增速CAGR为-2%。

具体公司看,日本器械控费带来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成本控制及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获取更高市场份额。控费带来日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出清,由2005年的1800家左右降至2018年的1000家左右,新公司上市节奏也明显放缓,根据wind和bloomberg数据,2023年日本医疗器械上市公司40家,其中1993年前成立的企业32家,占比80%,且以收入占比看,2023年上述32家公司占40家上市公司收入的99%。整体看来,收入体量更大的龙头企业由于其成本控制能力更强、创新产品推广节奏更快,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且有望在控费过程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反观国内:我国医疗器械的控费阶段?哪些公司更容易走出?

类比日本,我国正处于控费下行业增速下行,集中度提升初期。我国器械集采仍在进行品类的扩面,参考日本的控费趋势,直至全面控费完成前,医疗器械行业增速下降,整体器械企业的利润率或有下降趋势。参考日本控费带来的2-3年的器械阵痛期,考虑我国器械的集采进程,我们认为我国医疗器械集采阵痛期逐步接近尾声,主要原因:a.大品类集采基本完成,且降价边际温和。我国自冠脉集采以来,高值耗材长期受集采悲观情绪压制,股价下滑剧烈,随关节、脊柱等集采逐步落地,IVD、电生理等集采逐步推行,支付边际向好趋势越发鲜明,我们认为高值耗材大品类集采基本完成,且集采规则逐渐向临床需求靠拢,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满足市场需求而非一味低价为王,集采不必太过悲观,集采情绪修复下高值耗材企业的估值也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b.器械本身的特性,2-3年新产品逐步上市带来放量窗口。相比药品,医疗器械为迭代式创新,产品创新更迭快,带来创新产品的放量窗口。

相比日本,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更为鲜明。(1)我国渗透率更低,控费下放量逻辑更清晰。我国价位较高的医疗器械市场渗透率普遍较低,与日本相比,我国高值耗材以价换量的逻辑更为清晰,量的增长有望补齐价位的下降,相对日本,控费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仍有望保持较高的正增长。(2)相比日本,我国医疗器械集中度提升的逻辑更为鲜明。日本医疗器械市场相对集中,前10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市占率近45%,而我国医疗器械CR10仅超10%。日本医疗器械审核周期长、准入壁垒高,市场集中度持续处于较高状态,而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2022年32632家,企业分散,在市场竞争/控费影响下,我国医疗器械正在经历出清期。参考日本,我们认为,在行业出清过程中,成本控制能力更强、渠道优势带来创新产品放量窗口期更长的龙头企业有望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类比日本,并考虑我国放量空间更优&集中度提升空间更大,我们看好成本控制能力更强、产品创新迭代升级的平台型公司。我国高值耗材集采后,对应产品的市场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创新性强、规模效应强的国产龙头市占率提升显著。另外,各龙头企业对创新产品的关注也明显提升,2019-2022年每年NMPA创新器械获批数量从19个增长至55个,数量快速增长。随着集采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认为创新产品、良好的竞争格局有助于提高企业在集采中的议价权,独创性的产品放量拉动公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且单个或者单品种产品的创新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完善的产品线布局、系统性产品的创新、快速且持续的更新迭代能力才是应对政策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1.控费影响较小、且在控费带来下沉需求增长、手术量提升过程中,装机量有望提升的医疗设备企业,推荐澳华内镜、联影医疗、新华医疗,关注开立医疗等;

2.具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控费中抗风险能力更强且有望获取更高市场份额、具有快速创新迭代能力的高值耗材龙头企业。我们认为龙头具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且借助渠道优势创新器械将有更强的放量窗口期,参考我国创新器械获批情况,我们建议关注具有渠道优势、产品快速创新迭代的龙头企业,推荐微创医疗、迈瑞医疗、微创脑科学、微创机器人、心脉医疗、南微医学等,关注先健科技、威高骨科、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归创通桥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需求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创新产品获批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关键词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