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核心观点
最新发布的主要经济数据似乎出现了分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宏观数据强弱互现,PMI、社融、贸易和物价数据“三强一弱”,反映的经济复苏情况不相统一。其二,宏观数据与市场交易数据似乎不一致,社融和债市同步走强。该如何理解数据悖论?
对“三强一弱”的理解。宏观数据“三强一弱”的“三强”各有隐忧。一则,PMI的拉高有疫后补坑的因素,与2022年4月冲击前后对比,经济修复斜率并不特别。二则,单月出口高增的偶然性较大,外需修复同样偏温和,高频数据也无法很好与出口“一枝独秀”相印证。三则,社融放量的持续性存忧。社融量升价跌体现了政策对供给端的引导。如果给定全年融资总量不变,节奏可能也会跟去年一样前高后低。“三强一弱”的“弱”争议不大,核心CPI环比的低迷反映了当前内需不振。
对数据背后原因的理解。上述分析显示当前经济数据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再加上预期改善需要时间,就能弥合“强”“弱”数据的分歧。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当前消费者信心不足,私企与国企投资分化也是佐证之一。参照美国的情况,消费者信心从低位回升可能难以一蹴而就。
宏观数据扫描。本周,国内方面,人流量仍然维持在高位水平,生产端延续温和复苏,货币流动性进一步好转。沪深300等大盘股偏弱,债市偏强,南华商品指数偏震荡,黑色与有色走势分化。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增速放缓,核心通胀粘性较强,但不改市场对美联储降息乐观取向,外盘股表现较好。
后市展望。市场信心不足及政策中性或导致经济羸弱,直到政策转向积极。股债整体震荡但略偏向股弱债强、小票优于大票的局面延续,直到政策发生变化。往后看,经济温和复苏,政策定调中性,市场预期充分,股债整体维持震荡。未来的变数在于海外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弱修复,股市中枢仍有小幅上升的空间。风险在于美国加息不确定性及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海外扰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