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行业核心观点:
随着防疫政策从“清零”转向“共存”,展望2023年:①防疫政策不再成为关键影响因素,全力发展经济成为23年的政策主基调,尤其大力扩大内需为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相关消费刺激政策有望陆续出台;②参考已放开国家和地区经验,每年大约会经历3-5波疫情,阶段性疫情扰动仍然存在,但疫情的影响将逐步弱化,23年下半年消费市场有望加快复苏。综上所述,社会服务行业复苏的确定性强,我们判断行业有望迎来波动向上的行情,重点把握节奏和弹性。投资上,建议从两个角度选择投资标的:①从弹性的角度,在疫情防控中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在共存后复苏的弹性也更大,建议关注景区、酒店、餐饮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②从成长性的角度,部分社会服务行业虽然也受疫情的负面影响,但由于自身的成长性,在过去3年的疫情中仍取得了高增长,这些行业在共存后除了将释放疫情中被抑制的需求之外,还具备长期的成长潜力。建议关注免税龙头,以及医美器械耗材龙头和服务机构龙头。
投资要点:
免税:增量大于流出量,成长潜力大。22年疫情频繁扰动导致封岛,离岛免税承压。23年出入境放开后国内免税业面临国外免税业竞争,但我们判断增量大于流出量,且成长潜力大。主要原因包括:①境外免税回流的空间仍然巨大,据测算,中国人在韩国的免税消费规模就有约千亿元人民币;②机场免税渠道受益于国内外商务及旅游客流恢复,将带来增量消费;③离岛免税渠道受益于大型免税项目接连落地带来的商业集群效应,有望吸引更多的境内外客流;④市内免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出入境放开后有望迎来政策支持利好。建议重点关注兼具离岛免税、口岸免税、市内免税的免税龙头。
酒店:供给结构优化,疫后有望迎来资本整合机会。疫情3年来,酒店业供给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龙头优势扩大:①供给端出清,全国酒店数量和客房数量较疫情前大幅减少,其中酒店数量2021年较2019年减少25.44%,客房数量2021年较2019年减少23.56%;②连锁化率稳步提升,从2019年26%提升至2021年35%;③龙头逆势扩店,品牌集中度加速提升,CR5从2019年50.83%提升至2021年59.35%。展望未来:从弹性来看,三大龙头锦江、首旅如家、华住2022Q3的RevPAR分别为2019Q3的74%、68%、90%,修复的收入转化为利润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从成长性角度来看,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行业遭受危机冲击触底后往往开启并购浪潮,预期国内此轮疫情过后龙头有望迎来资本整合机会。建议重点关注连锁酒店行业龙头。
景区:复苏业绩弹性最大,人工景区和主题公园兼具成长性。由于出行限制和可选消费属性,为疫情中受打击最大的行业,22年节假日旅游收入平均仅恢复至疫情前53.50%,为疫情3年来的谷底,其中旅游和景区上市公司22Q1-Q3营收较2019年同期比例仅24.98%,为社会服务领域中恢复比例最低的细分板块。疫情改变旅游消费习惯,户外运动和周边游兴起,为疫情期间旅游行业少见的亮点领域。防疫政策转向共存后,判断景区作为疫情中受损最大的行业,将具备最大的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兼具复苏与成长性的人工景区和主题公园。
餐饮:龙头持续扩店,蓄势以待业绩反弹。疫情反复造成2022年餐饮行业信心指数跌入谷底,餐饮行业供给结构优化,竞争力弱的餐饮企业加速出清,现金流充裕的餐饮连锁龙头逆势扩张,但由于疫情反复导致扩店龙头22年盈利和股价承压。预计随着政策转向共存,防疫政策带来的经营扰动将不复存在,疫情的阶段性扰动仍然存在,但扰动时间有限且具备可预测性,将显著降低对餐饮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且餐饮作为本地消费,具有疫情后快速恢复的特点。短期来看,预计23年餐饮龙头有望重拾扩张和业绩双增长的发展势头;从中长期来看,大众品牌+连锁化仍是餐饮行业大势所趋。建议关注连锁餐饮龙头。
医美:需求短期或承压,长期具备充足提升空间。需求端来看,渗透率提升+诊疗次数提高,医美市场有望持续扩容,疫情常态化后,医美需求短期或承压,长期具备充足提升空间。从供给端来看,集中在产品更新和政策监管层面,再深入看:产品端不断更新迭代,其中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类推新最密集;监管端不断细化,相比于中下游服务机构及获客渠道,上游原材料及药械仪器商受影响较小,且总体有利于头部正规企业。建议关注器械耗材、服务机构两大医美子赛道,其中器械耗材建议关注管线布局丰富,渠道信息流通畅的龙头标的,服务机构建议关注牌照资质优势、优质医生资源、运营管理能力强的头部机构。
风险因素:1、疫情强度超预期风险;2、消费刺激政策推动力度不及预期风险;3、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