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 业界 数码 财经 电商 观点 人物 生活 综合 聚焦 关注 热点

速看:3月13日总理记者会解读

2023-03-13 21:07:26      来源:研报中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处于疫情冲击后的修复期,宏观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全球通胀处于高位,各国央行持续加息等因素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为此,要实现今年“5.0%左右”的增长目标,需要宏观政策加大调控力度,打好组合拳。这首先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可以看到,今年的目标财政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均有所上调。这意味着2023年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减税降费将还将保持一定力度,“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同时,今年基建投资还会保持6.0%左右的较快增长。

其次,2023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是“精准有力”。我们判断,这一方面是指今年货币政策总量要能够支持经济修复对融资要求,其中新增信贷、新增社融规模都会高于去年;同时,今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用好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产业政策方面,2023年的重点是“提升质量”,这包括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等。今年社会政策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兜牢民生底线导向。考虑到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亿,创历史新高,今年将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关于打好扩大内需组合拳,我们的理解是今年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显著弱化,需要内需及时顶上来。另外,今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内需主要包括消费和投资两大板块,今年的重点是在疫情影响全面消退后,通过持续改善消费环境、营商环境,将居民消费、民间投资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能,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消费方面,今年的重点是大力提振居民消费,具体措施包括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以及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拓展消费场景等。我们判断,今年各地财政部门将针对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出台阶段性的定向支持政策;一些地区还会较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这会弥补前期居民收入缺口,推动今年消费增速较快反弹。另外,今年金融机构将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服务消费领域,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通过消费信贷的合理增长拉动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较快回升。最后,就业和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短期内政策上可进一步通过减免企业税费、发放就业补贴、强化就业服务等方式,促进就业形势好转。当务之急是要把明显偏高的青年失业率尽快降下来——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促消费效应会更明显。

我们预计,在不发生新的大规模外部冲击背景下,今年消费增速有望出现较快反弹,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将达到8.0%左右,较上年加快8.2个百分点,旅游、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反弹幅度会更大。202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作用会进一步凸显,消费复苏将是推动GDP增速回升至“5.0%左右”的关键所在。

投资方面,今年除了基建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速外,制造业投资也将体现较强韧性,背后是政策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保持较高的支持力度,加之国内经济修复带动市场需求端改善。这将抵消外需走弱带来的影响,提振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信心。

我们判断,2023年房地产投资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伴随房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加大,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前低后高,对整体投资的拖累程度也会低于上年。总体上看,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以稳为主,能够基本保持与上年5.1%相近的增长水平。

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今年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引导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风险隐患还比较多。在前期出台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重点加大针对房企的融资支持后,接下来的重点是要通过引导居民房贷利率持续下行,推动楼市尽快企稳回暖。这是恢复房企造血功能,防范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关键所在。另外,2023年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还会在政策议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核心是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结构,推动城投平台转型。我们判断,着眼于持续推进隐性债务化解,今年将逐步恢复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最后,伴随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落地,今年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强化,其中一个重点是要压实地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判断,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还将会有一部分用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同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今日推荐
资讯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gxff.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创新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58 55 97 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