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展现出新的领导班子稳经济的决心,那地方政府的魄力如何?地方两会在1月中旬密集召开,一周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超过八成的省市相较2022年下调了目标水平,但地方加权的增速目标仍达5.6%,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
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消费放在首位,但地方政府似乎仍是把投资放在首位。从地方政府公布投资和社零的目标来看,下调社零增速目标的比例(57%)要高于下调投资的比例(30%),如果考虑到2022年投资的基数明显比消费更高,地方政府对于刺激消费的信心似乎是不足的,仍寄希望于投资。
31省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其中有22个省(占全国GDP比重83%)相对2022年下调了GDP发展目标,下降幅度大多为0.5至1个百分点。从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2022年预计经济增速来看,多数相较2022年目标值接近腰斩,从分布上看,目标在5.5%至6%之间的省市最多:上海、湖南、江西、内蒙古、西藏维持今年GDP目标不变;而重庆、黑龙江、海南及新疆则上调今年GDP目标;仅有北京、天津GDP目标低于5%。而作为经济压舱石的四个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都将目标定在5%(2022年这四个省份的目标为5.5%或6%)。
经济大省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基本与持平,重庆大幅上调今年目标至10%。多省较去年下调了社会消费品零售目标,下调幅度约1-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方面,多省较去年维持或下调增速目标,安徽则上调今年目标3%。各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较去年基本相同。居民消费价格及城镇失业率则分别稳定在3%、5.5%。
我们可从各省经济目标推算出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的大致趋势:从地方加权来看,今年GDP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今年投资与消费增速目标均高于我们之前的报告中提到2023年GDP增速5%情况下的中性水平,这意味着各省为提升内需,促消费,扩投资上需要更多政策发力,而其中投资的作用更大。
投资投什么?交通、能源可能是最主要的两方向。多数省份把这两个投资分项放在投资领域的首位,并公布了相关的重要投资计划和项目,排在其后的是水利、城市更新和新型基建。从2022年数据也能看出,第四季度交运投资开始明显发力,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到2023年。
地产方面如何支持?除了继续做好保交楼外,各地也计划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地产投资,促进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销售端,完善和优化首套和二套房认定标准,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住房支持,尤其是新市民和多孩家庭(配合城市化和人口政策);供给端,要用好三只箭,支持企业合理拿地、加快施工和新开工落地;融资端,则明确建立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
要促进消费,但实质性的措施表述并不多。大多数省市明确表示要恢复和扩大消费,但相较往年,新增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并不多,房、车、家电和旅游餐饮服务是主攻方向,供给端的政策更多,实质性支持需求的政策则相形见绌,例如仅上海、山西、黑龙江、广西等明确发放消费券,开展消费节活动。这可能意味着在地方财政面临较大压力的局面下,确实需要中央层面来出台普惠型的消费政策,例如我们此前提到的全国范围内普惠型的消费券。
外贸作为稳经济的辅助手段也在多省今年政策中提及。辽宁、浙江、福建等沿海外贸大省提出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新产品、新兴服务贸易。重庆、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明确组织企业百团出海行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下外需回落,海外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严重拖累我国出口。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