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2020-2022年的结构性行情
2020年是疫情初年,市场在突如而来的新冠肺炎下大幅下跌,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出台,市场走出阴霾。2021年整体流动性依然宽裕,市场围绕“碳中和”、大宗商品涨价主线进行布局。2022年的美联储政策收紧,俄乌冲突和疫情封控,市场震荡收跌。从行业来看,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在“碳中和”预期下表现最好,煤炭、有色、化工等周期品在大宗商品供需错配下涨幅居前。
(相关资料图)
二、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全球流动性宽松
新冠疫情爆发,A股市场在国内和海外疫情冲击下迎来两次大跌。此后,各国央行救市政策的出台推动市场反弹,后续经济复苏成为交易主线,市场在内外部向好的环境下震荡上行。
2020年的市场核心矛盾是疫情下的经济冲击和政策宽松。新冠疫情爆发,各国新增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全球市场在疫情冲击下大幅下跌。面对市场恐慌情绪,各国均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宽松的货币环境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经济恢复,市场向好。
从2020年行业涨跌幅来看,电新、食品饮料、医药涨幅靠前。电新板块的行情是由双碳主线驱动。食品饮料受益于疫情后的消费恢复以及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医药板块直接受益于疫情,业绩估值双提升。
三、2021年:新能源和商品涨价双条主线
1-3月份,海外疫情第二轮来袭,消费等核心资产抱团瓦解。4-5月份,PPI上行,市场回暖。6-7月份,教育、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监管趋严,市场再度下跌。8-9月份,能耗双控和限电限产愈演愈烈,有色、煤炭表现突出,指数上行。10-12月,央行宣布降准0.5%,国内货币政策放宽,市场震荡中小幅上涨。
2021年市场核心矛盾是流动性整体宽裕,商品涨价加速。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在美欧等国的纾困法案实施后迎来增长,同时由于部分国家在疫情防控下开工率下降,市场出现供需短期错配,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上涨。在通胀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仍旧认为通胀是暂时性的,多次延迟QETapering,商品涨价逐步加速。
2021年“碳中和”是市场主线,大宗商品大幅涨价,上游周期行业表现突出。电新、上游周期行业涨幅较大。消费板块在2021表现不佳,海外二次疫情爆发,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原料价格上涨挤压企业利润。
四、2022年:市场接二连三面临宏观冲击
1-4月份,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在2月份的俄乌冲突和4月份的上海疫情封控事件影响下,市场持续下探。4-7月份,疫情封控结束,供应链逐步修复,同时国常会发布33条稳增长政策,市场持续反弹。8月份开始,经济预期转弱,停贷风波暴露地产风险,同时中美关系恶化,《芯片法案》发布,市场再次下跌。11-12月份,疫情防控优化政策持续出台,地产融资迎来“三箭齐发”,市场回升。
2022年核心矛盾是多重事件冲击经济,政策变化助推反弹。2022年经济在多重事情冲击下面临复苏压力,需求收缩导致市场表现不佳。美联储1月份的紧缩预期加大市场担忧,同时我国阶段性发生的疫情封控事件进一步冲击居民收入,并降低消费意愿。此外,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使得经济复苏动力更弱。A股在多因素扰动下面临戴维斯双杀的局面。全年多次反弹主要靠政策助推,3月金融委会议、4月降准、下半年保教楼和年末的防疫优化等。
2022年多数行业呈下跌趋势,仅煤炭、消费者服务和交通运输等涨幅为正,全年表现最亮眼的就是煤炭行业。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宏观流动性收缩风险、海外黑天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