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硬碳目前为钠电池主流负极材料路线, 同时也为当下钠电池产业规模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硬碳材料具有结构多样、 价格低廉、 导电性良好、 储钠容量高、 嵌钠后体积形变小、 环境友好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等优点, 为当下钠电池主流负极材料路线。 但受制于硬碳负极国内产能有限的问题, 产品依赖于进口, 同时工制备路线多样, 工艺路线尚未确定, 成为短期制约钠电池行业规模化的主要因素。
硬碳前驱体技术路线多样, 生物质基为当下主流路线。 目前常用的硬碳前驱体主要是生物基, 如毛竹、 椰壳、 淀粉、 核桃壳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 无烟煤、 沥青、酚醛树脂等化工原料。 原料和技术不同, 性能和成本也有显著差别。 一、 生物质基路线性能适中, 物料来源广泛, 成本相对合适。 二、 酚醛树脂等合成聚合物前驱体路线性能较优, 但成本相对高昂。 三、 无烟煤、 沥青等化石燃料基路线成本低廉, 但产出的硬碳材料性能一般。 因此生物质基前驱体路线为当下主流路线。
硬碳负极处于从零到一爆发前夕, 正全力推进国产化。 目前佰思格、 贝特瑞拥有硬碳负极产能, 正全力推进生物质基硬碳国产化; 杉杉股份、 中科电气、 翔丰华等人造石墨负极头部企业各自布局生物质基、 化石燃料基、 以及合成聚合物基硬碳负极路线; 新进入企业如元力股份、 圣泉集团亦布局生物质基硬碳材料, 其中圣泉集团主要依靠秸秆来源的生物质量产优势。
我们预期随着钠电池材料体系的成熟和产能规模化, 凭借出色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026年全球钠电池需求有望突破120GWh, 对应市场空间突破600亿元; 我们预计2026年硬碳负极需求量达到16.23万吨, 对应市场空间有望达到73亿元。
产业链相关公司: 璞泰来、 贝特瑞、 中科电气、 杉杉股份、 翔丰华、 元力股份、 圣泉集团
风险提示: 钠电池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硬碳负极行业进入者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