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弱外需延续,出口增速再次低于预期。11月出口同比增速深度下挫,成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次低点。出口连续两次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有疫情因素的扰动,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受到弱外需延续的影响。在弱外需延续下,出口阴霾在多个国家间蔓延。11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降幅较10月再度扩大,一是终端消费的需求降温,二是制造业市场需求转弱。欧盟增速继续走弱,东盟的支撑作用已经十分薄弱。从商品结构上看,除汽车外的机电类产品增速转弱,汽车表现具有韧性。此外,成品油出口增速继续上升,钢材出口受生产端和外需双重夹击,增速继续下滑。
弱内需和弱生产对进口的拖累幅度更深。11月进口金额同比降幅扩大至两位数,一部分原因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是国内弱生产和弱需求的扰动。内需仍受到疫情扰动,严峻的疫情形势拖累产需,高新技术产业受到牵连。1)从生产端来看,11月制造业PMI延续下行趋势,景气度进一步收缩,生产和新订单指数较10月均下滑,弱生产和弱需求继续拖累进口。2)从消费端来看,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行,消费动力不足拖累11月消费品进口。另外,北京、广州等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此次疫情形势严峻,拖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进口。分产品看,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降幅扩大,工业原料全线下滑,成品油对进口稍有提振。
短期内,出口阴霾或难消散。我们认为出口负增速的风险仍可能持续。第一,在欧美紧缩政策下,短期内经济难以恢复,且明年欧美经济或仍将继续下行,因此直至明年年初欧美的双拖累格局仍难改善。从经济领先指标来看,欧美将持续拖累我国出口,一是11月欧美制造业PMI均位于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度仍低迷,二是欧美的OECD综合领先指标持续走弱,经济增长放缓。第二,东盟对我国出口增速的支撑作用已经十分薄弱。很可能在年底,东盟的支撑作用也会转为拖累。再加上年初有春节的影响,整体的出口增速都会受到抑制,短期内,预计对东盟的出口或难以扭转出口继续负增长的局面。
风险因素:国内疫情再度反弹,东盟景气度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