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3年,路转峰回:新旧交替之际,回顾2022年,俄乌战争和疫情反复给今年的宏观经济造成了不少冲击,海外流动性收紧也火上浇油。受此影响,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增长都未达到年初的预期。当下,国际形势和疫情的走向尚不明朗,但是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转机。不论是中国防疫措施的不断优化、还是美国通胀的见顶回落,都让我们对2023年的宏观经济充满期待,可以说,现在正是路转峰回的时刻。
防疫之路转:2022年,本土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冲击,原因在于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高传染性使得疫情的GDP扩散范围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从缩小GDP扩散范围、转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近期“二十条措施”的公布,让我们看到中国疫情防控确实出现了边际优化。防疫之路的转变,让我们对2023年由内需驱动的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于内需,我们认为2023年仍将依赖投资驱动,尤其是以新基建为主、高技术制造为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伴随疫情对经济负面影响的减弱,收入边际改善、青年失业率下降、消费信心回暖、额外储蓄释放,将推动消费的渐进式反弹,并带动中国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至于出口,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在2023年将延续下行趋势,这主要是受海外需求转弱和发达市场去库存因素的影响。
通胀之峰回:2022年,高通胀成为了悬在美国经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论是俄乌战争之后的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还是开放边境后的夏季旅游出行激增,都进一步推高了由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在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措施下,我们终于看到CPI同比增速在三季度开始放缓。通胀之峰的回落,不仅让我们看到加息周期的终点,也让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在通胀拐点后,失业率上升导致美国经济迎来实质性衰退:一方面,延续至2023年的去库存及去金融泡沫风险,使得单纯调整过热的经济已无法避免这一轮周期性经济下行;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人口长期趋势变化和疫情短期冲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2023年将会是程度较浅的经济衰退、不会到危机级别,因为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此次私营部门的杠杆率相对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