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平安观点:
社融同比少增,低于市场预期。新增社融的支撑在于表内人民币信贷投放偏强,且表外融资压降力度趋缓。经济下行压力偏大、资管新规过渡期基本结束后,金融监管的力度或有实质缓和。新增社融的拖累主要是直接融资同比缩量,受到政府债发行节奏错位、债券市场理财赎回冲击、股票市场震荡调整等因素影响;外币贷款更大幅度净偿还,也有一定拖累。
人民币贷款创历史同期新高。信贷的支撑因素在于企业中长期贷款表现强劲,拖累因素则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居民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偏弱。1)居民贷款延续低迷态势,短期贷款同比多减,中长期贷款缩量至2021年同期的52%。2022年12月全国疫情扩散,对居民消费及信贷产生负面冲击。2)企业贷款表现偏强。2022年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12110亿元,绝对水平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远超2016年12月6954亿元的次高点。2022年11月至12月,理财赎回冲击下,企业一级债券发行同比缩量,而具备替代效应的中长贷表现相对亮眼,或与融资成本、融资难度的相对变化有关。历史上,信用债利率较快上行伴随着企业债一级发行成本的抬升,中长期贷款对优质企业而言更具吸引力,往往有所放量。
M1、M2增速同步下行。2022年12月M1同比增长3.7%,较上月降低0.9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1.8%,较上月降低0.6个百分点。M1增速较M2增速更快下行,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现金流压力偏大,直接体现在M1的变化中。2022年12月企业存款同比少增12846亿元,相比18-20年同期少增12731亿元。基本面进一步走弱,出口转负、疫情扩散、房地产销售低位,均加剧企业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偏弱,储蓄规模抬升,仅计入M2口径。2022年12月居民存款增加28903亿元,同比多增10011亿元。
我们预计,2023年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将延续强势表现,其主要抓手仍是基建、制造业及房地产领域。基建方面,2022年投放的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约可拉动7-9万亿的基建项目总投资(施工期3年左右),预计对2023年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可达5000-9000亿元。目前看,相关银行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过4.3万亿元。制造业方面,央行会同发改委推进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投放,截至2022年末已投放1214亿元;央行会同科技部推出的科技创新再贷款目前已从此前的2000亿元扩额至4000亿元。房地产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银保监会16条均表现出支持优质房企融资的态度,房地产企业融资的规模和渠道有望逐步改善。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梳理,截至2022年12月27日,已有超过60家银行向120多家房地产企业提供超过4.8万亿的意向性授信额度。